內地房地產泡沫化風險,已成為決策者眼中釘、肉中刺,欲設法拔除。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表態,分三步防範房貸風險,顯示對口的資金閘門不斷收緊。與此同時,兩會以後各地方政府相繼推出打壓房價的措施,雖然各顯神通,但共同的特點是收緊轉讓的便利、提高轉讓的成本,姑且勿論這些措施地方政府是否切實地執行,數據顯示,樓價並未因為有關措施降下來,要收實效還有待繼續出招。
然而,看得到的變化是,內地樓市出現價升量跌,成交減少,但價格沒有降下來。原因並不難明,一方面現有貨源多數已落入強勢炒家之手,另一方面土地供應等待釐清政策後才會再獲得增加,製造了供應難以接續的預期。在實際供應與預期供應不樂觀之下,樓市供不應求的失衡愈趨突出,目前政策未能解決這一存在矛盾。
政策就中介環節施加打壓,當然有趕絕炒家的意圖。炒家同政策博弈凸顯兩大取向:其一,仗實力蟄伏,等風聲過去。內地炒樓資金是龐大的閒置資金,在利率回報偏低下,資金寧願守候物業升值的回報,有兩項預期支持炒家持貨的理念:一是通脹預期,磚頭要比現金優勝;二是政策失效的預期,歷次調控最終無不被新一輪上漲取代,調控過後更漲,歷來如此。
其二,轉移陣地,實行「走出去」。一波接一波的行政措施,最大的作用不外管住了公開渠道、信貸或企業的資金。龐大的民間資金,在出口萎縮、國進民退的氛圍下,只有從資產炒作上取得回報,樓市在眾多措施加大炒作成本之下,自然謀求轉戰境外,香港成為這類熱錢投身的目的地。香港資產市場比之內地更有交易成本低、買賣便利的優勢,吸引這類資金投入。
當前,不難看到兩種怪象:一方面海外地產市道危機未過,價格與成交雙雙低迷,中港樓市卻漲勢停不了,以致冒現泡沫風險;另一方面大量內地資金湧入香港置業,助長推動樓價上升。樓價漲並非是居住需求帶動,而是資金過剩使然,而資金流通明道暗道的存在,有助資產炒作因應雙邊市勢而消長。當內地政策收緊時,資金加快流入香港就可以理解。
釐清資金來龍去脈,香港有必要反思政策取向。基於本港的市場特質,資金來去自由,有流通的便利,而無限制的手段。然而面對的嚴峻現實是泡沫化風險逼近。香港有過股市的危機、樓市的危機,相比股市的危機,樓市的危機有更大的殺傷力,需要更長的復原期,因為樓市跌價,凸顯銀行資產受累、市民財富流失的傷害,遠比股市更大。本港經濟管治不能任由經濟在股、樓漲跌循環中隨波逐流。
金管局有意重新起用銀行個別產品設下資本下限要求,希望藉以限制銀行信貸資金,過度釋放資金承做按揭貸款。事實上,本港銀行間就樓按業務爭奪已趨白熱化,銀行按揭定價已呈現過分進取的現象,儘管在當前利率水平之下,尚未見到明顯的風險,但在樓市進一步趨向泡沫化的時候,全球各經濟體的退市綢繆已啟動,樓市逆風將至。監管當局啟動有效的管理政策刻不容緩,形勢趨於複雜化,金管局無疑要有更多應付的預案及招數,才能防患於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