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退市時急時緩 決策見步行步

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重申,從非常規政策退出,回歸到常規經濟政策,時機選擇非常慎重,要避免過早退市。巧的是,大洋另一岸的美國,身為華府經濟顧問的前聯儲局主席沃爾克批評,美國退市步伐過急。其實這仍不只是中美的默契,在爆發債務危機隱患的歐洲,央行也有類似的表態,顯示歐洲債務危機折射復甦脆弱,全球有必要形成謹慎退市的共識,中美歐已作出表態,顯示退市進入停一停、想一想的敏感時期。

今年一月,世界銀行透過預測局局長發話,指出中國的資產泡沫問題,建議中國逐漸退出刺激政策,同時強調時機把握、免陷日本沒有適時退出引發低迷的覆轍。年初人行曾有一系列措施抽資,包括兩度出其不意調升存款準備金率,惹市場揣測退市加速。在一輪頻繁的動作之後叫停,顯示內地退市政策選擇的特殊現實。

有兩點非常突出:一是視美國取態而動,退市政策的前提,要看美國退市進程的快慢,當前內地不少經濟學家堅持認為,不能先於美國加息,就是這一特點的表現;二是內地的現實擾亂決策時機選擇。早前退市動作頻仍,與內地一月信貸爆炸增速不無關係,其實信貸衝閘壓下來以後,又有出現信貸斷鏈的憂患,是否叫停退市的原因之一雖無從考證,但政策時緊時鬆的波動,與下面對策的放則亂、收則死是有關的。

人行再同美國、歐洲默契協調起來的話,退市政策會有一段收手時期。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兩會定調,「保持足夠的政策力度」,內地主流輿論甚至不承認處於後危機時期,更偏向接納或陷入新一輪國際危機的觀點。假定這是維持寬鬆的訊號,剩下的問題是,會否有另一輪的信貸爆炸?至少稍早前揭出的地方債融資危機,恐怕有待今次政策紓緩之機,重整債務事在必行。整個信貸會否伺機生亂,須靠強硬的窗口指導、有力的監管,否則難實現官方追求的刺激政策軟着陸。

外界不難留意到,周小川說避免過早退市留下回旋空間,強調貨幣政策還要根據經濟指標反饋的訊息,進行動態的調整。意思就是見步行步,避免把話說死。當退市放緩的時候,不應一概排除政策朝向輕度緊縮調整的可能。因為難以寄望當局對形勢發展有精明的預見,甚至對內地調整的駕馭也不敢樂觀,為應急時政策轉身留餘地可以理解。

中國去年保八靠投資的快速增長,是藉信貸過度寬鬆達致成功的,亦即經濟增長更倚賴資本投資,而非出口或消費。兩會再訂今年保八,靠甚麼實現值得考究。商務部部長陳德銘表明,出口復甦需時,而消費獲結構性的持續上升,還有待分配制度調整,並非短期可見效,是否意味着今年仍靠投資兌現保八?一方面體現政策退市確不易;另方面說明消除信貸的根源亦不易,因為保八走的是舊路,難免再爆舊的問題。

除了中國國內固有的問題,國際上退市政策的正確或失誤,會給中國帶來重大的影響。一方面引發危機隱患的不確定,為退市添變數;另一方面退市與復甦平衡過程,出現經貿、金融的衝突和摩擦,可能打破退市的協調,譬如就人民幣匯率的匯戰,難免成為影響貨幣政策的因素,不為中國當局所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