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下屬的中國宏觀經濟研究學會秘書長王建作為建制機構的專家,表示對中國經濟前景並不樂觀,因為他認為經濟下行趨勢,可能在「十二五」期間,把中國拖入經濟蕭條。這個預言何異像潑下一盆冷水!在不久前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顯示,中國GDP總量剛坐上全球第二把交椅,雖然中國普遍對此不以為然,但就着經濟由高速增長回落,還能大聲地表明經濟不過回復正常、穩定增長,這個態勢不會改變。
王建有關可能墮入蕭條的棒喝,言論有異於國內外普遍的抬捧溢美之詞,他的根據是:無論是中國或世界經濟,金融危機並沒有過去,最糟的情況可能出現在二○一二至一三年,經濟增長可能停滯,而通脹壓力不斷加大。他的獻議是未雨綢繆加快城鎮化步伐,調整經濟的政策,要從土地及財政上加以通盤考慮。這番言論與較早前總理溫家寶提示的「二次探底」擔憂,可謂是對應的具體化的呼應。
形勢的發展顯示,今年初的鼓舞人心的復甦,其實是「虛假」的復甦。股神巴菲特就不同意美國衰退已在去年六月正式結束,依據他的「常識判斷」美國經濟還在衰退,他所指的是,多數國民的收入和生活,都還沒有恢復到海嘯前水平,表明他的判斷並不以數據為依歸。股神的言論可作「虛假」的復甦的註腳。王建的言論也是否定復甦的,同樣不受數據的局限和影響。
借助加快城鎮化,是寄望在依賴投資基建及出口之外,找到新的增長點;土地與財政通盤考慮政策,是紓緩泡沫的風險。從中也揭示了中國經濟最大的風險,首先是經濟增長的模式還沒調整好,很大的比重仍在投資與出口上兜圈;其次是調降樓市泡沫風險,還沒找到回復均衡的出路,脫不出政策兩難的困局,情況拖下去就是蕭條發生的基礎。中國超越日本後,讓人難免用日本發展道路去比較,蕭條的「潛台詞」就是長期的低迷。至於是否墮入「迷失十年」,就看政策調整的效果是跌入去還是走出去了。
內地反感中國蹈日本覆轍的警示,但中國經濟現狀有太多日本經濟當年的影子,未來的發展不容大意。對於日本蕭條的前轍,中國有深刻的警誡與借鏡,頭腦較易處於清醒狀態。然而,中國今天不可低估的是,你自身的經濟雖說由自身的政策引導,但絕不可低估國際的干擾,破壞了政策的有效推行。逼近當前的有匯率戰、貿易戰的火力在增加,已對中國欲奉行的政策產生極大壓力。
二次世界大戰後,全球第二的位置英國、德國、日本坐過,都成為被盟友的「一哥」聯合阿三、阿四打低。兩個超級強國主宰的年代,蘇聯這個阿二,也被美國利用「星球大戰」拖垮了經濟。中國不可能有意外的幸運,美國不會放過這個當頭威脅,不僅正在糾集工業國,也挑動第三世界圍獵中國經濟。事實上,一場類似廣場協議當年的匯率包圍戰已經打響,中國會不會重蹈日本覆轍,這個考驗已揭開。中國經濟調整的成敗,光有政策自信是不可靠的,能否排除國際干擾,又理順國內的結構失衡,就成為不墮蕭條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