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池交易並非新鮮事物,在歐美市場早已發展得非常蓬勃,但在亞洲市場,畢竟仍是起步階段,加上金融海嘯爆發後,東風蓋過西風,全球焦點都放在如日方中的亞洲市場,黑池交易在亞洲的發展空間可謂非常龐大。
繼早前日本最大證券商野村決定將黑池平台搬至香港後,歐資的德銀亦宣布在港成立該行首個黑池交易平台,連同早已在港提供港股黑池交易服務的機構,本港的黑池營運商數目已超過十個,雖然未足以令香港成為亞洲區內黑池營運商的集中地,也足以反映不同資金背景的金融機構,均視香港為區內兵家必爭之地。問題是,金融機構有這個眼光,未知監管機構是否對黑池交易的發展給予同樣重視。
現時在港經營黑池的機構,主要是經紀行及銀行的內部交易系統,港人較熟悉的營運商包括高盛、瑞信、瑞銀等。黑池的客戶對象,並非一般散戶,而是要求高效率成交的高端客戶。黑池是機構投資者以匿名方式進行大手交易的平台,既不會透露交易作價,也不會透露交易量,防止價格消息洩漏給其他市場參與者。市場人士一直質疑這種交易方式減低市場透明度,不值得鼓勵。
對港股市場而言,這些國際金融機構看中香港市場,自然有其理由。站在擴大港股市場流通量的角度看,愈多機構在港成立黑池,對香港匯聚大宗交易愈有幫助。在海外市場,監管機構容許黑池在交易所以外獨立存在,變相搶走交易所的生意。以美國為例,紐約證券交易所只佔總成交額的百分之十四,其他的交易來自電子交易系統,例如納斯達克及黑池等,但在香港和亞洲地區,監管機構要求黑池經營商成為交易所會員,因此大部分的黑池營運商其實較多像經紀,而非另一個交易所。
市場人士估計,黑池交易佔港股整體成交不足百分之二,遠較歐美的黑池市場為低,歐洲可達百分之五,美國更可能達百分之十。以歐美市場的發展經驗,黑池交易佔整體市場的份額仍是少數,但這是否黑池市場發展的極限,沒有人敢斷言。按照本港規定,所有黑池交易均需上板,最終以一個整合的數目向外界披露,而且要繳交交易徵費及印花稅,因此有贊成黑池的意見認為,買賣是否經由港交所進行,似乎沒有太大分別。
但散戶投資者須留意,黑池交易涉及大額及高頻交易,對股價必會產生一定影響,這些影響在黑池進行交易期間或許未及出現,但過了一段時間後曝光,影響依然存在,對沒有參與黑池買賣的散戶及其他機構投資者,就會造成資訊不對等的不公平結果。當然,基於市場制度並非十全十美,要做到資訊全面對等,並不容易,但監管機構不可因此託辭不做,任由不公平現象存在下去。
對於黑池交易,監管當局雖然不至於一無所知,但對於如何加強監管,卻顯得一籌莫展。禁止是不智,任其發展同樣不智,金融海嘯的慘痛教訓,已清楚揭示市場並沒有自我完善的能力,監管者必須對市場作出適當規管。這是在金融市場發展愈趨複雜和尖端的過程中,所有監管機構不能逃避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