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經濟心理戰 日金融死結難解

日本政府公布九千二百億日圓的經濟刺激計劃,目的是幫助應對通縮、圓匯升值及海外市場下滑。這個計劃一拋出,立即受到經濟學家質疑,其規模太小難有作為。但官方認為,耗資約佔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百分之○點二,預計拉動GDP增長約百分之○點三。當然,成效如何有待日後驗證,但從根本而言,市場對日本政府救市成效習慣上不睇好,而日本經濟的長期不爭氣,也證明市場沒睇錯。

日本今年首季經濟增長換算成年率達百分之五,但只是曇花一現,到第二季已回復低增長原形。整體上「四低兩高」的態勢形成,就是低增長率、低通脹率、低利率、低股指與高負債、高匯價的結合。總結起來,日本的經濟問題其實質就是金融問題,因此日本內閣府九月份的經濟報告,語氣更悲觀之餘,提出匯率和股市的走勢加大了日本經濟的下行風險,自去年二月以來,首次在月度報告提及匯率問題。

與圓匯飆升、股市低迷相伴的,是被稱為「經濟體溫計」的長期國債利率偏低,上周十年期國債利率一度降至○點九九五以下,七年來首次低於一厘。當地專家認為,長期利率低於一厘,日本家庭利息收入減少四萬億圓,可支配收入將下降百分之一點四。其利害在於對消費市場的影響,所幸長期利率現時回升到一點一六水平,即使消除低於一厘的威脅,但仍處於偏低水平。

這情況足以使消費市場難以樂觀,增加了由低通脹滑入通縮的風險。據國基會估計,今年日美歐經濟供給和需求之差,約達一萬億美元,通縮成為日本泰山壓頂般的難題。刺激經濟計劃主要就是支持就業及維繫消費,實際上雖然目的如此,政府捫心自問對效用也不會心中有數,只能寄望的是,憑計劃打打心理戰,首先希望企業投資及個人消費穩住信心。

當前,日圓匯價已成政府心腹大患,雖然無論是政府還是央行,以至企業都不乏應對匯價升值的經驗,但以往干預匯價的經驗,恰好反覆證明干預成本很高、效果很弱。因而在貨幣政策與抑制升值上,政府同央行之間是互相扯皮推諉,我等你出招,你等我出招,誰都遲遲不想動。市場看穿這一點,國際避險資金紛紛湧入日圓資產,出手干預更無勝算。

這恰可證明,日本政府與市場心理戰,優勢已在市場一方。如果要以刺激經濟計劃戰勝市場,沒有力度已不足以扳回劣勢,要增加力度,卻有負債高企的制約。日本的債務已達GDP近兩倍,每名日本人一降生已背負約六十多萬港元的債務,首相菅直人已警告日本有破產的風險。雖說日本債務結構以內債為主,沒有緊迫的違約風險,但避險資金湧入大買國債,正逐步改變債務結構。

日本經濟「四低兩高」問題,歸結為金融問題,是明確的推論,重點是當局並沒有可行的政策去解開這一死結,這令人擔心,最終要以一場金融震盪的方式,去治療金融的失衡。日本一旦淪落這一步,就不僅僅是日本的災難,而是全球性金融危機的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