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地愈拍愈貴 蝸居難上加難

政府賣地成了「造王」好戲,新鮮出爐的地王是九龍塘義德道地皮,成交價十二點八五億元,高出勾地價近倍,每呎樓面地價逾一萬六千元,創出九龍區新高。麵粉價是新高,日後麵包價勢必勁貴,呎價勢超二萬元。拍地結果立即令業界對樓市後向改觀,預計該區樓價升值空間,至年底可升一成至成半。

賣地「造王」,是市場化的效應,但亦把政府推入管治無能的境地。政府年內所出政策,「九招十二式」也好,「十四招組合拳」也好,都被化解於無形。除了沿用勾地機制,也主動推地拍賣,理論上,增加供應「用藥」是對症的,但市場就是不賣帳,地價一再攀高,雖然益了庫房進帳,但損了管治威信,政府面對樓市泡沫黔驢技窮暴露無遺。

賣地愈拍愈貴,使政府官員由口術到出招百無一用,教曉市民甚麼叫做過猶不及、積重難返。「八萬五」房產政策是過猶不及,造成供應預期崩堤摧垮樓市,遺下負資產禍患;勾地機制屢勾不合是過猶不及,製造了供應斷層尤其豪宅緊絀。高地價政策揮之不去,或者表面說無實際還有,陰魂不散是積重難返。憑政府這種固有思維及管治習性,指望其治樓市泡沫,無異於寄望水中撈月。

回望本港樓市,有過何等的風光,亦有過何等的慘痛,這種波動與起伏,如果早期乃不可避免,在經歷一再的教訓後,若仍然執迷於延續這種風險,那當然是管治的冥頑不靈。香港樓市兜兜轉轉的軌迹,不難看到政策無視教訓,重蹈覆轍的固執。只要發展的模式不改弦易轍,歷史的重演會是意外嗎?

政府有意容忍初期的泡沫,拒不承認泡沫,但泡沫是客觀存在,而且堅定的聯匯制度、特殊的金融環境——過濫的貨幣、超長的低息期,將不可抑止地將泡沫催谷起來,就像超高速行駛的列車,不由得你想急煞就煞停。且看,港府當前招數頻仍,硬是毫無效用,可以想見正面臨政策無奈的風險,政府哪怕絕對掌控土地供應權,但已失去對樓市的主導作用。

儘管當局有一套「樓市兩分」的理論,即豪宅奢侈市場與用家中小單位市場區別對待的說法。市場的發展證明,兩個市場不是肯定絕緣的,豪宅效應、地王效應,已經帶動起中小住宅的樓價。面對現時樓價,身為中產、白領階層人士都已望樓興嘆,不得其門而入,「置業難」成為社會問題還有異議嗎?

有關置業「量力而為」的說法,在高樓價面前已說不通,起碼的蝸居都貴到供得吃力非常,「量力而為」已變得不自量力。更有甚者,樓價帶起租金,長此下去,更多人在樓市求一蝸居,可能買不起亦租不起了。正因如此,有關活化居屋、復建居屋、資助中產置業的種種訴求,成為政府管治的新課題,這是治理樓市無能所衍生的民生課題。

面對這一課題,使得樓市泡沫的效應,既不僅是市場運作的順暢與否,也不只是金融風險高低的問題,而賦予民生的需要,有了政治的含義。政府不正視問題的嚴重性,任由其膨脹爆炸,就不是治理樓市無能,而是一場管治危機:一旦買不起、租不起,無公屋可安置,居住的生存權被剝削,民怨能不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