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銀行變奇貨 內銀學乖慎追價

本地銀行股每隔兩、三年便炒一次購併消息,今次是由工銀亞洲獲私有化所觸發,不過,本地銀行已「賣少見少」,焦點很容易集中,而大型內地銀行雖然出手闊綽,但大部分已透過收購在香港設立據點,所以銀行業購併消息儘管仍會持續,惟空間將愈來愈收窄。

正如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預料,未來本港註冊銀行的數目只會由現時之二十多家縮減至約二十家。事實上,有機會成為「獵物」的本地銀行已屈指可數,大多為家族色彩濃厚的中小型銀行,他們明白「奇貨可居」的道理,因此大股東兼管理層雖向外界明言「對購併持開放態度」,但均會待善價而沽。

這些銀行家有點像舊樓的業主,所居住(經營)環境日趨惡劣,希望獲得大財團收購,但都抱着「吊高來賣」的心態。至於那些財團(內銀),雖然亦想盡快擴展在香港的業務,可是對方索價奇高,不免感到猶豫。

近期人民幣匯價重拾升軌,令本港資產在內銀眼中變得更具吸引,必誘使內地企業「購買力」提升,除了收購礦產之外,中港金融整合是大勢所趨,人民幣業務更屬炙手可熱,無論是「小QFII」或「小QDII」,在香港設立據點才可充當橋樑作用,內地債券和A股開放給港人買賣是重大一步;隨着人民幣國際化步伐加快,內地銀行均希望在港搶佔先機。

據金管局資料顯示,內銀過去五年多在港的資產及貸款市佔率分別上升五個及七個百分點,但均是只佔兩成多,與股票市場已佔超過半壁江山相比,擴展速度仍嫌緩慢。內銀的服務質素雖然已有所改善,但與在港的大型跨國銀行仍有一大段距離,幸好有背靠祖國的大好優勢,在分行網絡上之差距則要靠購併來填補。

金融業成為內企兵家必爭之地,銀行、證券行、保險公司和資產管理公司等均受青睞,但內地金融機構有時犯下過於急進的毛病而自招損失,就像招行在金融海嘯前以高市帳率收購永隆便有「買貴貨」之嫌,中投接連投資百仕通和摩根士丹利交下昂貴的「學費」;所以中資金融機構現在也學乖了,投資策略已較為審慎,而且《巴塞爾協定三》一出,中銀監亦曾傳出要求內銀大幅提高資本充足率的消息,內銀對收購本港銀行即使興趣未減,料亦會謀定而後動。

本港中小型銀行方面,在分行網絡方面已難與大型銀行競爭,再加上內地銀行的夾擊,生存空間將愈來愈小。在百分百存款保障於本年底結束後,可能又要靠高息定存吸客,而投資級別債券孳息處於紀錄低位,中小型銀行的盈利能力將受到考驗;上一代銀行家逐漸年老,如果接班人對家族生意興趣不大,將會促成賣盤的契機,否則到市佔率遭對手蠶食至愈縮愈小時,即使想賣盤也難賣得好價錢。

內地銀行有意,本港中小銀行亦願「割愛」,促成姻緣的只剩價錢問題,永隆的「天價」交易反而成為買賣雙方的障礙,各方應以此為鑑,凡事要留有餘地,才不會成為絕唱。本港銀行的「尋寶熱」相信仍會持續,但投資者要有「放長線釣大魚」的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