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礦企來投 港得大勢之利

全球最大鐵礦石生產商巴西淡水河谷,為了擴張其亞洲業務,考慮在香港以股份或HDR形式掛牌,昨日終於決定以HDR形式在港上市,冀年底前成事。繼俄鋁之後,有巴西企業上市,金磚四國企業在港聚首,就獨缺印度了。港交所近期四出拉客,可謂不枉一番努力。可以相信,俄鋁、淡水河谷這些「過江龍」,不致墮入「納指七雄」的冷落遭遇,則大型外企掛牌還會陸續有來。

港交所高層四出拉客勞苦,但不宜貪功。像上市這樣的大生意不是「畀面派對」,而是時勢造就。局面是時勢的根本改觀造成的,首先就是後金融危機時期,全球性信貸緊縮,迫使多數企業在向銀行融資困難時,轉向股市廉價資金埋手,選擇第二掛牌的企業也因而增多;其次是後金融危機時期的產業重整,使全球的購併活動大增,由此引發的上市再集資需求亦不在少數。

在全球性的購併大潮中,中國顯得日益重要,主要表現為一方面海外收購方對中國資產興趣仍然濃厚;另一方面中國正逐漸變成全球購併的重要買家。由原來被收購的主體,變為對外收購的主體,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逆轉。有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企業有三十宗海外購併交易,已超過去年全年的購併案例,購併額六十六點七七億美元,同比增一點五八倍,其中能源及礦產佔據主導地位。安永曾預計,中國境外購併有望持續,全球市場將有更多買方來自中國。

香港得中國境內外首選市場之利,境外能源及礦產企業移船就磡,選擇了立足港股。淡水河谷明言,亞洲區是其主要鐵礦石買家,重要性與日俱增,這就是它的動機,為達到搶灘上市、一炮而紅,淡水河谷拋出誘惑的派息大計,充分顯示搶灘港股是為「登陸」,立足港股也就方便了內地企業買家就近睇貨、出價、入股。

有關「睇貨」的玄機,就離不開港股流通性、對沖性受到青睞。大型企業在港的二手流通,有助發現企業的價值,而方便的對沖工具有助降低投資風險,成為吸引買賣雙方的有利條件。但「納指七雄」門可羅雀的狀況,是否憂為前轍?說安枕無憂是假,但畢竟那是科網泡沫的「遺迹」,與能源及礦產的實物屬性不可生硬比較。只要注意到俄鋁的交易股數一再拆細,就不難知道,企業及監管機構意識到港股散戶為主的特色,努力設法加強股份的流通性。

這情況提示港交所,並不是將企業引入來就萬事大吉了,只有強化流通性,才能鞏固企業落戶的意願,也才能吸引後來者。繼俄鋁上市後,已有俄國資源企業尾隨而至;淡水河谷上市能為典範,巴西崛起的能源企業亦會接力搶灘。南美最大市值的上市公司——巴西石油正在當地申請集資涉七百億美元,為全球最大的發股集資活動。龐大的資金需求香港難啃,但在與內地與港投資融通後,日後大額集資對於內地投資門路缺乏,被迫瘋狂炒樓,過剩的流動性投入港股的資源資產,可謂兩全其美,值得期待。中央當洞悉其奧,大力助港交所奪礦企上市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