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轉身,連帶恒指公司亦要諗計轉身,轉身的重點是拿恒指的成分結構做文章。恒指公司因應港交所招攬世界各地的公司上市,預計會有大量「過江龍」,未雨綢繆進行諮詢,目的不講自明,是要籌劃從這些公司中「揀蟀」,日後擺入恒指成分股。這麼做至少對海外公司「染藍」、提升地位,可以發揮投資吸引力,大有增加相關股份流通量的作用。
如此轉身也是變身,是恒指又一階段的變革,對上一次是○六年引入H股,使單純反映香港股票表現,變為同時反映內地企業表現。再引入更多海外企業的話,恒指將變成陸港中外企業的「大雜燴」,更加不是道地本港「菜式」了。從一個反映香港經濟前景的指數,一再變身之下,其本地色彩也將被逐步抽乾。在有關恒指的決策上,要不要反映香港經濟前景,似乎已不在考量之中了。
諮詢的主旨除了引入海外企業的前提理據言之鑿鑿,諮詢的重點擺在如何騰出位置來,好讓海外企業入座。最有效的做法便是,向恒指結構偏重的行業開刀,諮詢提出三個方案,聚焦於金融成分,按照方案設想大刀削下去,金融指數十一隻成分股將減至四隻,行業比重限於百分之四十。如果採取凍結現有另增新員的方法,結果也會攤薄金融行業所佔比重。
金融、地產是香港經濟兩大主流,在接連的變身中,兩大主流若被攤薄,恒指還何來特色反映香港經濟?恒指公司認為,恒指應全面覆蓋市場,一旦已置換掉覆蓋香港經濟的主流特徵,如此一來,恒指所反映的不過是港交所的交易榮衰而已。這無疑也從側面顯示,在恒指公司看來,香港經濟體內的行業結構、企業實力逐漸失去號召力,難以成為吸引投資者的招牌了。
上述只是指出了一種事實,從中無意一概否認恒指變身的正面意義,因為凡事物都有正反面。投資者傳統上對恒指的寄望,就是降低恒指易於被大幅挾高或挾低的特性。以往一個滙豐控股再加一個中國移動,足以將恒指舞高弄低,曾深受詬病,後來恒指通過「擴軍」,已經緩解了這種側重。但隨後的演變,行業偏重的問題又凸顯出來,成為新的關注點。
金融行業這一板塊,包括滙控與多家重磅內地銀行及保險股,佔恒指市值約百分之四十五點八,金融分類獨大,凌駕其餘三大分類。當中,依過往的股價表現看,內銀股升跌有極高同步特性,而且較受內地政策影響,恒指似乎由滙控及中移左右,變成受滙控及內銀左右,易於舞高弄低的角色換了畫,問題依然存在,更攙入內地的政策因素。金融分類削重,自然有改善的正面意義。
市場對恒指所存的這份寄望,可能成為恒指削金融比重,引入海外企業的「民意支持」。然而,若想十一家金融機構剔剩四家,誰是落榜者,恐釀成一場爭拗,單單看內銀藍籌,家家一般高大威猛,手心手背都是肉,削哪一塊都痛,恒指公司經得住憑甚麼剔我不剔他的質問嗎?削比重的第三方案有助「順利過渡」,但成分過度膨脹,比重過度分薄,恒指表現最終會否扁平化,也確實值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