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拓寬「水路」 人民幣產品興旺

隨着港交所有望成為國家財政部八十億元人民幣債券掛牌買賣的平台,可望打開人民幣計價及結算產品上市的局面。另一邊廂,香港財金官員訪京,使被稱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縮水版的小QFII,呈現密鑼緊鼓準備登場之勢。從中反映的是,人民幣跨越結算、投資功能的加速,在此前提下,由銀行、基金到券商,全方位拓展人民幣業務的局面已然形成。

年前人民幣業務零星濕碎,遠遠不成氣候,縱然香港寄望成為金融業的新引擎,也是一個巴掌拍不響。及至內地資金氾濫,有「水浸」引起資產泡沫之虞,疏導資金成為緊迫的需要。人民幣國際化踩油加速,成為中央的應對策略,而落實這項策略的立足點選擇了香港,因為香港金融市場對於內地來說,可控性還是較強的,適宜作為「試水」的場所。

另一邊廂,本港人民幣需求的爆炸性增長,超乎想像。截至七月底人民幣存款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較六月大升了逾一成半,顯示愈來愈多資金流入人民幣,意欲爭取更高穩定回報,出現人民幣產品需求膨脹,散戶爭崩頭現象,顯示作為人民幣國際化加速的試驗場,香港的條件很足夠,只是產品未能滿足需要。由此亦反過來證實,以往對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中港的發展規劃流於保守。

這趟人民幣國際化加速,決策有點「臨急抱佛腳」意味,碰上的是習慣唱慢板的香港政府,於是香港業界對突如其來的加速,難免露出倉卒應戰的狼狽,業務終端的操作,是否能應付人民幣產品的推出、切入市場不無疑問。最現實的問題是,有的銀行及大部分券商,要涉足人民幣產品,甚至面對人民幣頭寸不足的困難,忙於急急「補功課」。

資料顯示,人民幣資產與港元資產的對流正在強化。港交所的數據指出,去年內地投資者投資港股的比重達百分之十一點九,超越歐洲投資者排第三;而本地投資者的比重由百分之五十降至四十九點七,為九一年有紀錄以來的新低。本地投資者流出港股的資金,估計部分湧入人民幣產品。低息期這種動態,顯示兩地資金對流,尋找投資回報的動向,但政策尚未提供資金互動的空間。

原本的精神是在人民幣搭建好回流機制,才成為拓展投資融通的渠道。事實上,人民幣在境外作「體外循環」,亦未見得不是好事。早前,有關中港兩地互為掛牌買賣,在當下看來更具有建設性意義,總之關乎資金融通對流,在兩地市場發展的形勢看來,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莫如早作綢繆,政策與時俱進可順勢展開商機。至於兩萬元兌換的限制,更隨形勢變化有了放寬的迫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