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醫療沉疴重 小恩小惠難治本

春秋時期,子產在鄭國主政,他用自己的車子幫助民眾過河,一時傳為美談,子產亦因此沾沾自喜。但孟子卻批評有關做法是小恩小惠,只能治標而不能治本。他認為,執政者與其一個一個幫民眾過河,不如運用自己的權力在河上建橋,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讓民眾再無過河的煩惱。後來諸葛亮秉承孟子的思想,明確指出「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這成為歷代賢明統治者的執政理念。

如今港府反其道而行之,施政沒有大德,卻企圖以小恩小惠來博取廉價掌聲,扶貧政策如此,公共醫療政策亦如此。由於公立醫院服務不足,求診者大排長龍,人滿為患,前線醫護人員長期加班工作,身心俱疲,引起怨聲載道,食物及衞生局年前推出「長者醫療券計劃」,七十歲以上長者每年可獲二百五十元醫療券,誘使他們光顧私家醫生,儘管反應冷淡,但當局依然樂此不疲,今年中將開展「共同護理計劃」,資助沙田及大埔區內病情穩定的公立門診糖尿病及高血壓病人看私家醫生,每人每年可獲一千二百元資助,有關計劃擬三年內推廣至全港。

與「長者醫療券計劃」相比,「共同護理計劃」的資助額高出數倍,表面上對病人的吸引力會有所上升。但實際上,這仍然是「政府出豉油、病人出雞」,正如有參與計劃的醫生指出,計劃的原意雖好,問題是當局做事「唔湯唔水」,資助額只能應付診金,但藥費就要自付,因此病人每年或需自掏腰包千多元。對於基層市民而言,藥費仍然是難以承受之重,該計劃能否達到預期目的,只能拭目以待。

退而言之,就算有關計劃成功,最終也只能吸引到二萬名目標病人參加,受惠者有限。根據醫管局資料,目前本港有五十萬名長期病患者,新計劃只能分擔百分之四的服務量,可謂聊勝於無,只是象徵性作用。即使當局將來擴大適用範圍,這個計劃試行三年,那個計劃試行三年,終究是小打小鬧,對紓緩公立醫院的壓力、解決公共醫療的亂象根本無濟於事。

其實,香港的公共醫療制度過去一直行之有效,直到近年弊病叢生,根源在於資源不足及資源錯配。發達國家和地區對公共醫療的開支都處於高水平,如美國公共醫療開支佔國民生產總值約百分之十五,加拿大約一成,英國約為百分之八,而本港的相關支出不足百分之三,明顯處於低水平。必須指出,香港是一個富裕社會,除了財政儲備超過五千億元,還有外匯儲備將近二萬億元,而本港只有七百萬人口,有必要維持這麼高的儲備水平嗎?為甚麼不能善用資源增加公共醫療支出呢?為甚麼當局總是要打市民荷包的主意呢?

在「一國兩制」之下,香港擁有其他地方所沒有的優勢,就是本港的國防及外交事務由中央政府負責,港府既毋須分擔軍費,亦毋須負擔外交費用,因此節省了巨額開支,這為當局更好地調撥公共資源提供了游刃有餘的空間。有錢好辦事,當局本應根據實際需要,適當增加撥款,如此,長期困擾本港公共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便可迎刃而解,這也是孟子所說的建橋,是治本之道。

可惜,坐擁金山銀山的港府卻甘當守財奴,為自己人謀福利就十分豪爽,但在涉及市民福祉的事情上卻錙銖必較。我們可以看到,救護車老舊殘破,經常半途死火;消防員的裝備更新速度緩慢,連連造成無謂犧牲。可以斷言,一個自私自利、漠視市民健康與生命的政府,一群朝朝考慮退休、得過且過的高官,是不可能真正解決公共醫療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