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2/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都市炸彈頻頻爆 港府管治危危乎

一之為甚,豈可再乎!自詡「安全城市」的香港,日前發生土瓜灣「冧樓死人」悲劇,就在當局急急巡查舊樓之際,大角咀一幢逾四十年樓齡的大廈又驚現十吋闊的裂縫,甚至有傾斜現象;接着,附近另一幢逾半個世紀的舊樓疑因鄰近地盤打樁而震至半幅露台圍牆倒塌。塌樓恐慌如疫症在全城蔓延,早成驚弓之鳥的市民,惶惶不可終日。

連串事件顯示,本港樓宇存在的安全風險已相當嚴重。更可怕的是,不僅逾五十年樓齡的舊樓因日久失修有倒塌的風險,四十年以至三十年樓齡的大廈,同樣不安全。據屋宇署資料,現時全港逾三十年樓齡的大廈共有一萬七千多幢,意味有一萬七千顆隨時出事的計時炸彈,人人自危,以「危險城市」來形容香港,決不是誇張。

建築物有壽命周期,再怎麼牢固的大廈,也抵不住風雨歲月的侵蝕,因此舊樓出現危險本來並不令人奇怪。令人奇怪的是,面對舊樓搖搖欲墜、危機四伏的環境,當局卻老僧入定,平時不監不管、袖手旁觀,直至發生塌樓死人事故才後知後覺,急急做騷,聲稱要加快驗樓程序,這種敷衍塞責的施政作風,激起市民強烈不滿。「東方報業民意調查」顯示,一成七市民批評當局驗樓效率慢及馬虎;四成三認為當局對樓宇安全監管不力;三成一直言,強制驗樓立法姍姍來遲,未能防患未然。

風起於青萍之末,對於當局來說,最重要是未雨綢繆,防患未然。無奈的是,港府從來都是事後孔明,甚至連「亡羊補牢」這種最基本的工夫都不會做,或做不好。我們可以看到,土瓜灣塌樓事故發生後,有關官員表示在一個月內查驗全港四千幢逾五十年的舊樓,但又聲稱因法例所限,不能入屋檢查,只能觀察外牆及大廈等公共地方。如此「走馬觀花」,怎能發現問題?更有立法會議員踢爆,《建築物條例》訂明當局有權隨時入屋檢查樓宇狀況,有關官員連有關法律規條都搞不清楚,足證其工作是如何的馬虎,驗樓是如何的兒戲。

實際上,本港的「定時炸彈」何止是危牆歪樓,過去一年多來,全港多處發生鏹水彈襲擊事件,逾百人受傷,當局迄今僅抓到一個嫌犯,而主要兇徒仍然逍遙法外,目前當局除不斷增加懸紅外,似乎別無妙策。破案率低得可憐,無疑長兇徒氣燄,滅當局威風。上述民調亦顯示,四成五受訪者擔心再發生鏹水彈傷人事件;兩成三歸咎執法部門未能保障市民安全;一成四擔心香港治安愈來愈差。

還有,本來用於預防豬流感的疫苗,卻隨時變成殺人兇手,由於打針後不斷出現後遺症,更有多名孕婦胎死腹中或「自然流產」,令市民產生打針恐慌。然而,當局仍不以為意,未有調整有關政策,其一意孤行的硬銷手法,只會適得其反。

塌樓、鏹水彈、豬流感疫情輪番襲擊,令市民防不勝防,惟有望天打卦,各安天命,對當局的怨氣持續上升。難為當局還在吹噓甚麼香港是安全城市,羞也不羞!正如有學者指出,港府每年耗費納稅人數千億元血汗錢,但連最基本的城市管理及保障市民的工作都做不妥當,真是貽笑大方。好事不出門,醜聞傳千里,有關事件經國際傳媒一再報道後,肯定加深外界對香港的負面印象,香港作為「危險城市」已經臭名遠播。

在中醫理論中,徵兆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平時健康的人突然容易感冒或感到四肢無力,可能是大病發作前的預警。同理,香港一時間出現這麼多「都市炸彈」,決不是偶然的,而是港府提早陷入跛腳鴨狀態、管治失效的體現,這才是香港最深的隱患、最大的炸彈。此彈不拆,香港永無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