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合作是一個大課題,是兩地政府的一項最大挑戰。早期是廣東省熱心且取態積極,港方則冷,處處設防;後期則是形勢丕變,港熱粵冷,終於磨合一段長時間後,雙方明白到沒有對方的衷誠合作,難成大業。
近兩年圍繞着《珠三角規劃綱要》,中央要求粵港加強合作,務必在二○二○年打造成具有競爭力的先進經濟體,可與亞太地區各發達都會經濟區叫板,在中央強大鞭策力之下,兩地合作跨進一個新階段。
中央授權粵港合作可多搞「先行先試」,要膽大心細,敢於嘗試,及時總結經驗,揚長避短。雖然十多年以來兩地合作多集中於硬件方面,這是因為政治體制及法制以至經濟營運體制上的不同,不容易在短時間內提升合作至較高的層次,距離所謂粵港經濟一體化的目標也就更談不上了。
粵港合作以單個項目為優,亦較有成效,有利於爭取兩地民眾的認同,建立信心。以八達通進軍內地為例,第一步就研究與深圳通合作,可惜多年來受制於法律問題與外匯管制所限,未能有重大突破,最新的進度是八達通與內地企業簽訂協議,首先在深圳及廣東省內先行先試,再逐步向全國推展。
利民便民的一卡通消費形式倘若成功,肯定能贏取粵港兩地以至內地民眾的歡迎,對中港融合產生正能量也是可以預期的事。企業先行,取得實際效果,再推動政府政策適度調整,是一種自下而上、由市場與社會帶動改革的新模式,影響深遠。
當然,沒有中央的遠見與決心,最重要是政策性的支持,對粵港兩地政府而言,也只能規行矩步,即使個別項目確有市場價值,甚至是民之所欲,也只會是好事多磨。所以粵港兩地政府與中央的溝通與互動,爭取支持,是必要條件。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 爆料熱線: | (852) 3600 3600 | 電 郵: | news@opg.com.hk | 網上爆料 |
傳 真: | (852) 3600 8800 | 手機網站: | m.on.cc | ||
SMS: | (852) 6500 6500 | MMS: | ireport@on.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