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幅九龍地皮以靚價成交後,樓市交投迅即復甦,一片市旺價升的氣氛。政府繼「九招十二式」後,再出「十四招組合拳」,如同砸石落河,一聲響後水波不興。政府高官回應賣地結果,宣稱反映了發展商對市場的看法,表示政府除了沿用勾地機制,更主動推土地拍賣,於供地上盡了很大努力。政府月月賣地,麵粉價仍然愈賣愈貴,政策出招未見「回報」,頗使政府顏面蕩然。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今之局面既成又能怪誰?
半年前,政府官員還口硬不承認樓市泡沫,如今對應泡沫責難都啞了聲。樓市可以健康發展,長期以來似乎是香港難求的奢望。樓市發展不在於某個人、某家企業的力量主宰,而在於政策營造了甚麼市場生態,是成也政策、敗也政策的作為,政府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關鍵是,從亞洲金融風暴樓市爆泡,再添「八萬五」重創的舊事,在在印證的是,政府雖握政策利器,卻一貫缺乏營造健康樓市的能力,堪稱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政府無能力維護樓市健康發展,市場參與者,包括置業自住的市民,就要自己管理風險、謹慎對待買賣。可惜的是,儘管衡量樓價風險的指標頗多,包括供款與收入比率、新屋供應量變動、官方規限的按揭成數等,但都未能提供值得信任的指引,顯示樓價飆高非基本因素理性反映。許多自住置業者只能眼睜睜睇住樓價飆升而不敢上車,低收入置業者則惟有湧入居屋市場,覓求廉宜居所,「置業難」正形成新的社會問題。
本港當前熱熾的樓市,不過是政府庫房豬籠入水之餘,炒家的「搵食天堂」。本港九七年終結的全民皆炒時期,其時每年私人新住宅銷售不足兩萬伙,但二手樓交易量高達十四萬五千八百五十九宗,月均達一萬二千餘宗。今年七月,二手樓成交已達一萬一千九百五十五宗,與當年不過些微之差。顯見現時樓市火熱的交易,並非本港市民實際需求,而是樓價不斷攀升下,已激發起物業作為投資品,作為分享升值回報的新寵。
市場人盡皆知,帶動起投資需求的,是大量流入的熱錢,以及本港活躍的物業炒家。他們擁有龐大的資金,足以吸乾、掌控貨源,而且頗能托價周旋、持久作戰。以致樓價易升難跌,賣地前後窺測政策,敏感地縮盤或反價。面對炒風坐大的市場,尋常置業自住僅求「蝸居」的市民如何是市場的對手,怎麼去「量力而為」?由於低息期持續、港內外熱錢源源不絕,政府出手的「遠期供應」,又如何能抗衡樓市漲風?
政府面對的樓市畸形生態,已進入兩邊受壓的局面:一方面樓市熱力升溫,資金一旦來去逆轉,將對金融市場帶來何種震盪,會否重演九七崩潰?另一方面市民置業難,社會訴求激化,對管治帶來的壓力如何化解?現時看來,單一的努力增加供地,已不能解決問題,需要將兩種市場困擾分別開來,用不同的政策去化解。這個雙邊困局,本來就是政策失誤闖下的禍,留下的困局,還得政府運用管治智慧、合適的政策應對,去除掉死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