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日本帳面風光 結構失衡難脫困

日本第二季經濟按年只有百分之零點四的增長,較市場預期差得多,國內生產總值(GDP)以美元計為一萬二千八百八十億元,遠低於中國同期一萬三千三百九十億美元的經濟規模。中國實際上已在今年第二季,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其實早在本月初,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已透露這個訊息,還形容這是一個里程碑。搶閘稱慶,不無自得之意,事實上,日中經濟彼此消長之勢已成,展望下半年,日本已不可能收復失地。

中國經濟規模超越日本是意料之中,而且這話題由去年講到今年。可是如果以人均本地生產總值計算,中國卻只有日本的十分之一,究其實,不過是一盤總帳可觀、國民荷包未脹的帳面風光而已。所以內地有見識的專家,並不願高調張揚這個GDP「世界第二」,反而多認為是「老二難當,眾矢之的」。中國始終仍然面對着人口多、底子薄、資源少、創新能力弱及貧富懸殊惡化等老問題。經濟數值強而問題多多,反而凸顯中國經濟的外強內弱的質素。

易綱所說的里程碑,不過糾纏於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之後,在應對全球性的經濟問題時,自然會要求分享更多權力。這種思維也充滿矛盾,分享話事權,往往被國際要求承擔更多的責任,使中國對責任帶來的捐輸不勝其煩,更有被人耍弄、利用之憂。同時,一被捧為大國,又會自謙中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有一億五千萬貧窮人口,很多人的生活處於貧窮線之下。但又難以解釋舉世皆知的奢侈消費,並把這種消費延伸到全球各地,怎能叫人體諒這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不要給予太多壓力呢?

現在中國經濟十足一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日本則像一個日漸衰弱的老人,對比十分鮮明。不過,這只是當下的情勢,反觀中國的經濟發展軌迹,與日本當年其實十分相似,同樣由「國家經濟」主導,同樣未擺脫出口主導模式。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第一」風行,政府指導經濟,企業負責執行,無論製造業或金融業皆如此,在當時確所向披靡,卻無法應對世界格局的突變。其後的發展,更是國際為之嘆息的一蹶不振。

日本留下由盛入衰的警世教材,內地專家經常警告要吸取日本的教訓,但較多關注日圓在八十年代大幅升值的後患,甚少提及日本產業政策政府主導的色彩。政府絕非萬能,亦絕非無錯,一旦誤判形勢,做出不智決定,像日本「失去的十年」就變為事實。失去發展勢頭,墮入失衡的輪回,就不知何時才能翻身。可是內地在金融海嘯之後,企業「國進民退」有增無減,大規模的產業振興,繼續發揮着政府主導經濟,並未走出迷津。

說來諷刺,日本經濟愈疲弱,日圓匯價愈堅挺,反之亦然,顯示經濟長期不振,問題出在內部多於受國際影響。中國的處境何其相似,一場金融海嘯的衝擊似乎十分短暫,經濟不平衡卻愈演愈烈,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了,另一部分人則永遠富不起來,正是經濟結構失衡深陷,難以轉型消費驅動的寫照。超越日本,不應是與日本模式雷同的趕超,那樣只會重蹈日本覆轍,如此趕超結局肯定比日本更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