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長期坐視樓市飆升及熾熱炒風,直至樓價高企導致民怨沸騰,才後知後覺,藥石亂投。繼日前當局推出九招十二式規管樓市後,市建局跟風而上,自行制訂「八大辣招」協助壓抑樓市,此外,當局日內還將公布針對地產代理的規管新招。一時間,壓抑樓市措施紛出,連綿不絕,令人眼花繚亂。然而,這些招數果真有效嗎?
綜觀當局推出的眾多招式,主要是增加樓市買賣透明度,這是規管樓市的應有之義。事實上,本港樓市買賣透明度不足,助長炒風,早已備受詬病,港府現在才推出規管措施,可謂姍姍來遲。就以市建局來說,過去十年間參與發展數十個項目,其中多個已落成項目的售價明顯高於同區二手樓價,成為樓價新指標;而且,與市建局合作的發展商亦被指於首批單位發售前,將部分單位以「VIP」形式出售給合作夥伴,但全部未有公開資料,亦有「托市」之嫌。難怪有人說,市建局推出有關招數,不過是想洗刷高樓價「幫兇」的惡名。
打蛇要打在七寸上,若港府真的想穩定樓市,根本就不需要那麼多花招。雖然說這些招式效果如何有待時間檢驗,但主流民意均認為,港府賣弄花拳繡腿,「招招虛招,式式無力」,只是敷衍塞責。事實上,去年十月曾蔭權發表施政報告就提出要關注樓市,但樓價一直在漲;今年二月財政預算案推出所謂穩定樓市四招,效果適得其反,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四月份住宅買賣宗數及總值均較三月升約一成,較去年同期分別上升兩成八及五成八,足證樓市依然熾熱。
每個人都希望能夠安居樂業,希望能夠居者有其屋,長遠而言,只有通過增加供應,盡量做到供求平衡,才能穩定樓市。就目前而言,只要供應依然不足、息口低企及市場資金充裕等基本因素不變,樓市仍有繼續升溫的可能;反過來說,一旦市場大環境轉變,供應增加、息口上升、市場資金減少,樓市自然會冷卻。因此,港府必須有所承擔,制訂長遠政策,在增加土地供應、提高市場透明度方面下工夫,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隨波逐流,敷衍了事。
智者察於未萌,愚者喑於成事,港府在樓市熾熱後才急就章推出降溫措施,正是愚者的表現。由於對當局穩定樓市不力感到失望,社會上要求復建居屋的聲音愈來愈響亮,更有立法會議員揚言若港府漠視民意訴求,不排除對有關官員提出不信任動議,惟當局仍然堅稱,復建居屋不能平抑樓價,且副作用大。我們認為,樓市政策事關重大,必須慎重其事,尤其是當年「八萬五」政策摧毀樓市教訓深刻,港府見過鬼怕黑,不敢輕易開口復建居屋,並不令人奇怪。但時移勢易,如果始終無法穩定樓市,復建居屋可能就是沒有選擇的選擇,到頭來港府將自打嘴巴,自食苦果。
安居才能樂業,樂業是和諧的前提,尤其在香港這個人多地少的地方,打工仔一輩子為蝸居努力,樓市穩定與否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是社會問題及政治問題。香港已被確認為不和諧社會,民怨瀕臨爆煲邊緣,如果港府在穩定樓市上繼續掉以輕心,一味做騷,後果不堪設想。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詩聖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人們耳熟能詳,杜甫的茅屋被大風刮破,自己無處容身,但他悲天憫人,關心千千萬萬沒有房住的「寒士」,為他們請命。如今港府高官個個居住深院大宅,風雨不動安如山,怎能體會無樓一族的痛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