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富懸殊積民怨 粉飾太平枉自欺

人們常說,數字會說話。但是,不要以為所有數字說的都是真話,畢竟數字是死的,而人是活的,讓數字說話的是人,而人可以通過篩選數字來作出最有利自己的解讀。十九世紀英國政治家狄斯雷利曾說過,「世界上有三種謊言,就是謊言、天大的謊言與統計數字」,揭穿了執政者使用統計數字來欺騙輿論的秘密。同樣,在玩弄數字粉飾太平方面,港府也堪稱行家裏手。

最近最低工資立法惹起極大爭議,貧富懸殊成為城中熱門話題,在昨日的立法會辯論中,收入差距的問題再次受到關注,要求重設扶貧委員會的呼聲此起彼落。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顯然是有備而來,為反駁本港貧富懸殊在回歸後持續擴大的說法,他引用統計處的多項數據,其中一組數據是:月入少於五千元的全職僱員數目,由二○○三年約十四萬六千人,減少到二○○九年約八萬二千人,五年間跌幅近四成四。此外,他還自行解釋貧富懸殊的定義,指單計現金收入不能全面反映住戶實質收入,例如○八年最低收入的組群月入平均二千八百元,但計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如教育、醫療、房屋等,經「利益轉移」後這些基層人士的收入即倍增至五千六百元。張建宗據此「理直氣壯」地指出,隨着經濟持續增長,基層人士的收入已有所改善。

有關數據的準確性無從判斷,但即使數據沒有錯,也未必說出事實的全部,因為魔鬼總是隱藏在細節當中。眾所周知,二○○三年香港爆發沙士疫情,人心惶惶,經濟一潭死水,失業率創出逾百分之八的歷史高位;而二○○九年雖然有金融海嘯的影響,但失業率與沙士時不能同日而語,尤其是年底金融海嘯開始退潮,經濟狀況及失業率都有明顯改善。因此,拿二○○三年最差的狀況作為基數來與二○○九年比較,很容易得出基層「收入改善」的表象。

這有如「盲人摸象」的故事,盲人摸到大象的不同部位,有說大象像柱子,有說大象如扇子,雖然說的都是事實,但充其量只是事實的局部,而非全貌。盲人是因為看不見而受到局限,而政府卻是為了掩蓋無能、粉飾太平,刻意篩選一些似是而非的統計數據來糊弄公眾,這等於睜眼說瞎話,既欺人,也自欺。

數據不會騙人,但騙人者常常使用數據,關鍵不在於數據,而在於普羅市民的切身感受。如果本港經濟真的好轉,為何有那麼多市民收入增長追不上通脹?如果收入差距持續收窄,為甚麼還有近三萬打工仔的時薪不足二十元?如果港府以民為本、施政有方,為何中大民調確認香港已不是和諧社會,瀕於動亂邊緣?港府引用的統計數據和市民的觀感與現實相差太大,不能不令人質疑其動機何在。

本港貧富懸殊到了甚麼程度,有多項統計數據可以說明問題。一九九七年,月入低於四千元的打工仔只有約二十三萬人,到去年已躍升逾四十二萬人,證明在職貧窮問題不斷惡化;還有,回歸前本港窮人不足一百萬人,現在增至一百二十三萬人;聯合國公布的數據亦指出,香港堅尼指數高達四十三點四,貧富懸殊程度冠絕全球發達經濟體。同樣是統計數據,哪個反映現實、哪個裝點門面,人們自有公論。

其實,港府高官也不得不承認貧富懸殊是本港的深層次矛盾,可惜他們明知有矛盾卻遲遲不採取實際行動來解決,令問題積重難返。張建宗昨日重申,扶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治本之道在於發展經濟、創造就業和投資教育,他說得冠冕堂皇,實際上卻是阿媽是女人一類的廢話。說到底,張建宗舉出一些似是而非的數據,無非為港府扶貧不力披上一件「皇帝的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