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權各有各亂 沉淪勢所難免

特區政府施政混亂,官員民望如江河日下,而肩負監察政府責任的立法會也不遑多讓,民望同樣是一跌再跌。港大民調顯示,四成九市民對立法會整體表現不滿,不滿度在短短半年內攀升了十五個百分點,與四成九市民反對曾蔭權當特首的比率不相上下。五十步別笑一百步,官員和議員同病相憐,情何以堪!

有學者認為,立法會議員民望一路尋底,與最近的政改爭拗及五區總辭有關。的確,目前主流民意支持政制向前發展,部分政客逆民意而動,無風起浪,故意製造矛盾,挑起爭拗,引起分化,肯定不得人心。然而,就算撇開政改爭拗和五區總辭不談,議員的整體表現也令人不忍卒睹。

本來,港府施政連連失誤,民怨不斷累積,暴亂一觸即發,立法會應該做好監察政府的本分,無奈部分議員反其道而行,為求出位,無所不用其極,掟蕉、爆粗、潑水、掃枱……一次比一次粗暴,一次比一次荒唐,把神聖莊嚴的議事堂弄得亂七八糟、烏煙瘴氣。

更有甚者,有些人連做騷博出位也「欺場」。正如有學者指出,議員們有事就一哄而起,但往往雷聲大、雨點小,最後不了了之。今屆立法會兩度引用特權法,就梁展文事件及雷曼迷債事件進行聆訊,起初風風火火,煞有介事,議員爭相加入相關委員會,但事過境遷,到如今,所謂聆訊只剩小貓三、四隻,至今仍未能給市民一個滿意交代。

正事不幹倒也罷了,最過分的是,立法會醜聞不斷,部分議員連最基本的操守也備受質疑,有人懷疑求愛不遂怒炒女助理,鬧得滿城風雨;有人被揭發用公帑買保險,職員從中抽佣;部分功能組別議員涉嫌漏報與高鐵有關的利益。議員們其身不正,負面新聞纏身,又怎能奢求得到市民支持?

其實,香港之所以淪落到今日亂象叢生、一事無成的地步,政府漠視民意、倒行逆施,固然要負上主要責任,而無良政客將一己私利置於公眾利益之上,亦是難辭其咎。環顧今天的立法會,整天吵吵鬧鬧,簡直已淪為部分政客的表演場地。最典型的例子是高鐵撥款風波,這樣一項關乎香港長遠利益的重要基建工程,本來已取得社會普遍共識,但一提上立法會討論,卻無事生非,鬧得滿城風雨,泛民議員又是拖延,又是拉布,醜態百出,使高鐵工程幾乎胎死腹中。

最不堪的是,近年來立法會三番四次發生「流會」事件,更是備受詬病,亦是過往針對立法會表現的民調中市民的關注焦點。令人大惑不解的是,港英年代的立法局從來不曾發生這種鬧劇,為甚麼回歸後的立法會卻一而再、再而三出現呢?這難道不值得人們深思嗎?

古人說:「處其位而不履其事,則亂也。」政府無能、政客無良,是回歸十三年來亂象叢生的根本原因。其實,亂象不僅體現在行政與立法累鬥累,司法獨大亦是一大亂源。本港標榜三權分立,說得好聽可以互相制衡,但實際上,人們見到的不是互相制衡,而是互相扯皮,三權分立變成三權皆亂。不在混亂中爆發,就在混亂中滅亡,香港想不沉淪,豈可得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