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市管理一團糟 星星之火可燎原

剪不斷,理還亂,食環署轄下公眾街市租約改革引起租戶不滿,雙方糾纏近一年仍然是打不開的死結。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昨日討論街市租約問題,街市販商大聯盟發動大遊行,抗議食環署逼簽新約扼殺其生存空間,揚言若當局漠視其訴求,不排除將抗議行動升級。

禍去禍來因自招,街市租約問題演變成一場政治風波,當局可謂咎由自取。食環署轄下公眾街市有逾萬名租戶,由於長期管理不善,早已備受詬病,年前審計署再次發表報告,炮轟公眾街市管理方面的諸多亂象,指出約八成五街市攤檔的租金遠低於市值,再加上街市攤檔長期空置率居高不下,致使每年公帑損失逾億元。立法會帳委會也對食環署提出嚴厲批評,並提出改善建議。

壓力之下,食環署去年六月匆匆推出租約改革,一方面提高租金,一方面取消差餉豁免並要求租戶自行繳交冷氣費,引發群情洶湧,當局只好叫停改革,宣布凍結租金一年,暫時平息風波。然而,躲得過初一卻躲不過十五,租約改革始終是一個燙手山芋,租戶團體要求食環署承諾豁免差餉及冷氣費、實行租金可加可減制度、改善街市環境等,雙方進行多次談判,惟始終未能解決問題,激起租戶再一次走上街頭。

從公共財政的角度來看,長期以公帑來補貼街市經營顯然不合理,但是,當局在推動租約改革的同時,也要考慮街市低租金的歷史成因及現實環境,更要顧及租戶的承受能力,讓他們有生存的空間。按理說,攤檔租金低於市值,商販應該有意願進駐,但事實恰恰相反,街市空置率近年來不減反增,部分街市連續多年空置率達六成以上,而另一方面,大型超市卻愈開愈多,顯然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兩相對照,顯示市民的消費習慣正在改變,對購物環境、衞生條件、商品多樣性的要求不斷提高,而街市環境惡劣狀況依然,令許多市民卻步。

因此,要增加街市的吸引力,必須從改善街市環境開始。環境改善了,經營方式改變了,人流隨之增加,租戶有錢可賺,當然也有能力支付更高的租金,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然而,食環署拒絕與時俱進,不是從改善街市環境、加強競爭力入手,而是選擇了最簡單亦最愚蠢的方式——大幅提高攤檔租金。試想想,在租金低於市值的情況下尚且慘淡經營,一旦租金提高令成本上升,只會將租戶逼上絕路。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大型超市如雨後春筍,而公眾街市卻日益沒落,淪落到必須「保育」的地步,這完全是食環署食古不化、欠缺商業頭腦之過。但不管怎麼說,公眾街市有其角色定位與存在價值,目前本港零售市場呈現「三國鼎立」的局面,在領匯及超市日益坐大的情況下,公眾街市可以起到平衡作用,防止市場壟斷,讓市民消費時多一個選擇。如果任由公眾街市垮掉,這決非市民之福。

在「三國」時代,蜀國最弱小也最先滅亡,原因就是蜀國有一個扶不起的「阿斗」,現在公眾街市在市場競爭中同樣處於劣勢,可見食環署官僚正是現代阿斗。有人甚至提出「陰謀論」,指食環署有意將公眾街市經營得一團糟,令人覺得公眾街市不好管理、浪費公帑,以達到將街市私有化之目的。當年房署出售公屋商場,採用的是同一手段。觀乎食環署近些年的所作所為,這個說法並非沒有根據。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公眾街市管理混亂,商販一再走上街頭,這正是社會和諧不再、民怨瀕臨爆煲的一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