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變成政治市,發展商變成人民公敵,教輿論驚訝!早前立法會罕有地以絕大多數票通過史無前例的動議案,促請政府「立法規管未建成住宅物業的銷售」,雖然沒有法律約束力,但對政府已足以構成巨大政治壓力,必須認真看待樓市的政治風險極高。
立法會的動議案,除了代表建造界的議員投反對票之外,就連不少原先反對立法規管的功能界別議員也投下支持票,實在出乎政府的估計之外,更有親政府的建制派成員狠批發展商是「財大氣粗」的「大鱷」,言詞之激,與直選議員不遑多讓。
政府的最新反應可見諸市建局推出的「八招」強化措施,嚴格規管與私人發展商合作項目的售樓程序,其中限制公司名義買家數目的做法,矛頭直指炒家,希望營造用家市場,值得肯定。
從去年施政報告高調針對樓市過熱,到今次預算案後的「九招十二式」,政府終於領悟樓市之政治風險不斷飆升,稍有不慎,隨時變成社會抗議浪潮的導火線,在此政改爭拗逐步升溫,最低工資立法帶來利益重新分配的衝突之際,年輕一代的躁動,尤其值得關注。
「官商勾結」最煽情,多年來發展商主導房地產市場,加上高地價政策屹立不動,年輕一代在抱怨置業難及租屋亦難的同時,不免重新審視政府的房屋政策是否有偏袒發展商及財團之嫌,其政治的爆炸力不容低估。
近期政府不斷出招降溫,向公眾展示政府與發展商的界線分明,後者亦心領神會,風頭火勢下,只能「忍」字當頭,退一步海闊天空,何況中央亦正密切關注事態的發展,和諧社會壓倒一切。
現在是適當時候重新考慮治本之道,就房屋及土地政策以及整個供應鏈的各個環節,鼓勵公眾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