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不公是今年全國兩會熱點,無論是與會者的提案還是傳媒的評論,不少都圍繞此議題。當前社會財富分配不公,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整體國富民窮,二是國民貧富懸殊、兩極分化。
自古以來,藏富於民是歷代明君的基本國策。然而,內地儘管已邁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而且擁有全球第一的外匯儲備,但是民眾生活水平提升的速度卻慢如蝸牛。全國總工會調查顯示,逾兩成三職工已五年沒有加薪。數字還顯示,由九七年至○七年期間,在中國GDP比重中,政府財政從近百分之十一升至逾百分之二十,而勞動者報酬卻從逾百分之五十三降至不足百分之四十。
正如內地學者指出,國民收入這塊大蛋糕,分給國家財政太多,分給老百姓份額太少,人們普遍覺得付出和收穫有差距。國富民窮不僅使經濟增長失去意義,而且也會使政府失去道義。這一趨勢不扭轉,政府公信力將大打折扣,經濟發展也將失去推動力。
相對於國富民窮,國民內部的貧富懸殊更具危險性。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提出「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策,激勵民眾發展經濟的積極性。然而,隨着經濟發展,神州出現了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趨勢,在富豪們醉生夢死、一擲千金的同時,萬千下崗工人卻靠微薄的最低社會保障金過着沒有尊嚴的生活。
令民眾不滿的是,這種兩極分化,很大程度是當局的分配政策直接造成的。這種狀況在大型國企內部最為明顯。數字顯示,兩百多家上市國企的高層主管與一線職工的收入差距,從○六年的平均六點七二倍擴大到○八年的十七點九五倍。有些國企老總年薪超過一千萬元,但一般員工年薪僅兩三萬元。而這些企業的豐厚利潤,主要是靠其壟斷地位取得,而非高管們努力的結果,「他們憑甚麼拿這麼高的工資?」
住房問題更凸顯貧富懸殊的嚴重性,現時有錢人和高官一般擁有多處物業,有的更擁有別墅和豪宅,但眾多打工仔卻仍是無房一族,在目前樓價瘋狂飆升情況下,打工仔擁自置居所的希望更渺茫。
貧富懸殊日益加劇,直接影響社會和諧與穩定,近年群體抗議事件頻生,治安也在不斷惡化,一些地區出現了專門打劫豪宅的犯罪團夥,有錢人買了別墅也不敢入住。
面對民間的強烈不滿,本屆人大政府工作報告承諾,要加快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雖然令人鼓舞,但能否實現仍是未知之數。阻力主要來自由官員和富人組成的利益集團,他們為了保護既得利益,必然千方百計阻撓社會財富再分配。
然而,嚴峻的事實是,分配不公不但阻礙經濟發展,而且已嚴重威脅社會和諧與穩定。當局若掉以輕心,後果不堪設想。不要忘記,歷史上不少社會動亂的導火線,都是財富分配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