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政界:誰令北韓人民飢寒?

在北韓勞動黨建黨六十五周年紀念日那天,平壤官方電視台播出舉國歡騰的畫面,因為北韓國民獲得了大規模的「節日供應」。

所謂「節日供應」,是指一般在金日成和金正日誕辰等主要紀念日,當局會以「國定價格」向老百姓銷售一點生活必需品,其優惠程度是市場價格的百分之一。不過「節日供應」有時只是每人兩塊豆腐而已,今年是金正日父子交接班的大日子,所以「節日供應」比往時豐富,包括每戶兩瓶酒、一公斤豬肉、一瓶豆油、一公斤土豆粉條、一公斤土豆澱粉、一瓶醋、一塊香皂、一雙鞋、牙刷和牙膏等。據北韓兩江道大紅湍郡的官員稱,這是自一九九四年金日成去世後最豐富的「節日供應」。

「七十後」、「八十後」、「九十後」的朋友,千萬不要小看這些最起碼的生活必需品。在不少人緬懷的毛澤東時代,豬肉、食油、粉條、香皂和鞋也是平民百姓的奢侈品,我們絕對不能忘記那種飢寒交迫的歲月距中國只不過是三十多年前。

朝鮮半島歷來是魚米之鄉,是誰令北韓人民不得溫飽?親北韓的喉舌說是外部原因:北韓的確推出過一系列改革開放措施,但多數都遭遇挫折,這是美國的敵視政策迫使金正日推行「先軍政治」,把GDP的百分之十六用於軍費。相反,鄧小平能成功推行改革開放政策與中美關係正常化有直接關係。原來北韓人民沒有豬肉和鞋要美國負責。

那為甚麼在尼克遜訪華後五年、七年間,毛澤東、華國鋒還堅持「以階級鬥爭為綱」,破壞國民經濟建設?又為甚麼在八九民運後西方全面封鎖中國,鄧小平能頂住外部壓力、依然堅持開放改革路線,讓中國人能從溫飽步入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