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金:道德敗壞 無恥交易

藥商稱處方藥物為「道德產品」,毋須處方便可購買的藥物為「消費品」,藉此鄭重區分,銷售前者屬「堅守道德的交易」,而後者則有錢有貨,不問其他。

為何講道德?蓋因此等藥物乃兩面刃,既可救人亦可殺人,因此,若非治病必須,便不應使用。而且,醫生須有自知之明,不熟悉藥物,管它療效聲稱怎樣厲害,亦不應使用。同理,藥商不得促銷,以免導致藥物濫用傷害無辜。

一直以來,「道德產品」的銷售受制於最有「道德」的醫生。醫者父母心,世界上哪有開藥毒害親生子女的爹娘?然而,此說法顯然自欺欺人,醫生是人不是神,為人者,兩條心未為多,一條心關心病人福祉,另一條心更關心財源廣進。

一項由美國新聞界及消費者組織合作進行的調查,發現在二○○九至二○一○年間,一萬七千名醫生及其他醫療人員曾接受七大藥商金錢,作為向同僚談論相關產品的報酬,其中三百八十名醫生、護士、藥劑師及其他專業人員,每人收取了超過十萬美元。

而且,這不過是冰山一角,上述數據僅來自自願披露付款資料的藥商,另外七十家藥商由始至終拒絕合作。醫生既收藥商金錢,又同時負責「道德產品」使用的把關工作,屬最明顯不過的利益衝突,甚至稱得上是道德敗壞透頂的無恥交易。

是故,日前由藥劑師組織主辦、消費者委員會參與,在大酒店舉行的盛大「全球藥物安全日」活動,倘若背後龐大花費是來自藥商,那麼,市民便得問:天下烏鴉是否一樣黑?在美國發生難以置信之事,是否亦在港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