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入風雲:胡馬會

明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紀念,之前本欄曾提出一個想法,要盡快安排胡錦濤和馬英九會面,辛亥革命百周年紀念應該是一個好機會。對於胡錦濤而言,對台關係是他一個標誌性的成就,如果可以在任內做到兩岸領導人會面,就算不是進行政治談判,也是一個突破。

利用紀念辛亥革命會面,毋庸置疑,可以略略沖淡政治氣氛,但對馬英九而言,最後反映在二○一二年選舉結果,亦是存在一定的風險,但這風險目前頗難確定。

當年連戰作歷史性訪問大陸,事前很難估計到會有全面性的高評價。如果以連戰畢生的政治作為,最精彩露臉的不是做行政院長和副總統,更不是代表國民黨參選,而是在北大的訪問演講。連戰肯冒一點風險,結果就中了特大的政治多寶獎。

「胡馬會」對馬英九的影響,不是在會面的安排,而是台灣民眾的反應,一旦稍有差池,二○一二年選舉就會一敗塗地,以馬英九穩紮穩打的性格,大概不會去冒這個大風險。

有見及此,合理的做法很自然是二○一二年選舉之後,馬英九連任便無後顧之憂,才去開展兩岸政治談判,馬英九的對手對這些鋪排,自然了然於胸。馬英九對五都選舉的策略,一定是把五都選舉和二○一二年的選舉綑綁,民進黨因利乘便,對此自然大做文章。

民進黨在二○一二年大概翻身無望,但在兩岸統一議題,仍然手握王牌,因為台灣已經歷過政黨輪替,所以不可能再回到上世紀四十年代,以國共和談來解決分裂。一旦兩岸展開政治談判,就算是國民黨執政,也不能甩開民進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