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六十周年。對這一舉措的歷史意義,應本着實事求是精神,摒棄冷戰思維,作出與時俱進的反思和評價。
一九五○年六月二十五日,在史太林、毛澤東的支持下,北韓金日成政權為了武力統一朝鮮半島,悍然向南韓發動突然襲擊,三天內攻陷漢城。然而,心知肚明的中共領導層卻開動宣傳機器,告訴全國軍民「是美帝國主義指使南朝鮮李承晚集團挑起戰爭」,並在此基礎上建立「抗美援朝」的正當性和合理性。一九九一年蘇聯解體後,史太林、金日成、毛澤東往來絕密電報曝光,真相大白於天下,內地宣傳領導部門至今依然採取「鴕鳥政策」,僅以「爆發內戰」定性,迴避「誰發動戰爭」問題。
從正面來看,以中國人民志願軍作主力為一方,與以美國為首的十六個國家「聯合國軍」鏖戰近三年,將他們由鴨綠江邊趕回「三八線」,打出大國軍威,顯示「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而從負面來看,一是早在一九五○年三月,美國本已宣布放棄台灣蔣介石政權,兩岸統一在望;但金日成南侵令美國改變主意,向台灣伸出援手,造成台海分裂至今。二是抗美援朝保住了金日成小朝廷,卻父傳子、子傳孫,搞封建世襲一套,而人民生活水平及自由度根本和南韓沒法比,影衰社會主義。抗美援朝不知是福還是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