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為實對話虛 中美經貿難調和

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開鑼,兩軍強陣對壘、規模空前,主帥各說各話就先露玄機。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開宗明義強調,今回是對話不是談判,用意在於化實為虛,降低交鋒火力,降低對成果的期待。但是主張「靜悄悄」地溝通的中方,私下的分析認為,對話的焦點是貿易與投資問題,既然是這麼務實的話題,真不知如何化實為虛,美國商務部長勞師動眾的先行一步,如何不虛此行?

美方領軍的國務卿希拉妮引用中國成語「殊途同歸」,來點明中美關係的現狀和目標,處於「殊途」現狀沒有疑問,「同歸」於何處卻是懸疑,就此而言確實難以期待成果,但未見得美方有化實為虛的意思。加上對話之前,美方的造勢和鋪墊,攻的姿態相當明顯,而中方雖有地利,但守勢示人亦是表露無遺。兩相較量,對話怎好期望成果?

以貿易與投資為例,豈用今次對話作枱面交心,長時間的隔空打口水仗,彼此早知對方的理念及底線。問題重點在於,美方愛說殊途同歸,中方常言求同存異,實際卻是各唸各的經,長期談不攏。譬如就貿易失衡,一方說是匯率影響貿盈,另一方說儲蓄投資差額使然。各自理念、理據不同,又不認同對方的理據,怎麼談得攏?只要這種狀況不變,即使話題擺上枱面來傾,就能有突破嗎?

在交往態度上,彼此差異亦夠大。一方是滿口自由貿易、開放投資,實則策動貿易制裁,廣設投資壁壘,就是講的一套、做的另一套;而另一方是言必稱「負責任大國」、「互補雙贏」,實際是出口只賺微利卻甘願以雙贏為慰。實在如強盜與良民的較勁,各有各的準則和底線,佔便宜與吃暗虧同在,兩者怎能調和?中方要求保障投資安全,美方說美元強勢不變,你的資產很安全!其實彼此並無互信的基礎,但硬是你需要我、我需要你,可笑地「同舟共濟」。

美方可以大玩兩面手法,顯然有其制度之利作為優勢倚仗。就貿易和投資,美國政府和國會都可以出聲、出手,你國企來美投資,縱然華府放行,國會可以卡住你;貿易制裁華府不搞你,國會可以搞到你雞毛鴨血。你對外投資收購碰壁進退維谷,我大條道理,藉言制度所限,愛莫能助。相反,中國政府一言九鼎,承諾的就無橫手可出,就要言出必行,一旦被企業投訴,惹政府出面,連虛與委蛇、回旋空間都無,信譽即面臨考驗。

正因如此,貿易與投資一碰到摩擦,總是中方被動;一碰到談判,總是美方籌碼多。如此不平衡,怎麼算公道的、自由的貿易?怎能不有人佔便宜,同時有人吃暗虧?奇的只是長期吃虧的中方,為何不能大大聲理論理論當中的不平衡,要求糾正,只求彼此「靜悄悄」打交道,去談判如何平衡貿易?

就雙方姿態強弱、習慣模式,確實看不到雙方能夠化實為虛,能夠談得攏或者縮窄分歧,因為缺乏談得攏的基礎,即使歐洲債務危機,以及國際事務強化彼此依賴,似乎有推動雙方加強合作的氣氛,但就貿易與投資涉及的利益沒可能不爭,所謂互利雙贏、和平崛起從無共識,彼此自然戰易和難,除非中方肯對美方軟化或妥協,讓利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