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骨牌瀕倒 歐元敲響警鐘

希臘債務危機一時緊張,一時紓緩,股民被耍得暈頭轉向,周二歐美股市先淪陷,周三亞洲股市亦跟隨下跌。目前世界經濟仍相當脆弱,全球化格局易生骨牌效應,如果控制不得宜,將有機會令剛萌芽的復甦再度泥足深陷。短期而言,相信忽晴忽雨人心虛怯,令股市大幅波動;各國當然難坐視不理,希臘仍有望喘一口氣,惟長期財困卻是一筆糊塗爛帳。

標普先後降低希臘、葡萄牙及西班牙評級,接着是意大利等「落難一族」受到關注。市場的焦點現皆放在德國的取態,有點像寓言螞蟻和蟋蟀的故事,日耳曼人高傲和注重紀律,吝於救濟「大花筒」的窮鄰居是硬道理,但為力保「歐洲一體」才不得不顧全大局。

危機加深的癥結在希臘國民不願共度時艱,一聽到要勒緊褲頭便罷工上街示威,回想起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期間,南韓人民在街頭捐出財產相比,同是要求國際貨幣基金會(IMF)提供援助,只看「上街」的動機,讓人相信哪一個國家有還款能力?現今南韓的電器和汽車舉世知名,墨西哥亦是成功脫困的好例子,但「歐豬」各國憑甚麼甩難翻身?高科技、工業、金融樣樣不行,福利主義根深柢固,淪落困境實在是「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

希臘至今的態度缺乏誠意,雖然已按下「求救」的按鈕,但官員先用衍生工具圖為驚人財赤瞞天過海,繼而忙着指摘評級機構落井下石,又將責任歸咎炒家,以為禁止沽空兩個月就可解決問題(效法美國),唯獨無意自力更生,對財政緊縮開支茫無頭緒,何異於咎由自取。君不見,愛爾蘭財赤佔GDP比例更嚴重,但愛爾蘭已大舉削減支出,故不見該國的信貸違約掉期(CDS)飆升。

燃眉之急是先還三百億歐元短債,歐盟和IMF計劃注入四百五十億歐元,看似足夠有餘。可是巴克萊資本估計,希臘需要九百億歐元,才足以償還到期債務,是注資金額的兩倍,豈非長貧難顧?養老基金及保險基金不可購買「垃圾級」債券,希臘總債務高達三千億歐元,十年長債孳息率已超過十厘,單是利息支出,希臘已吃不消。

樂觀分析認為,希臘危機不能與次按風暴的殺傷力相提並論,歐盟解體的成本過大,犯不着為只佔歐盟GDP百分之二至三的希臘而牽一髮動全身,帥可保、卒亦可保。但歐元未來難免積弱,信用度亦大為降低,進一步鼓勵炒家向「歐豬」國進行投機攻擊。即使歐洲大邦如法國和英國,債務也非輕,悲觀的分析則相信,歐元區最終崩潰,希臘會退出歐盟,效法美國啟動印鈔機。

歐洲銀行廣泛持有以歐元計價的希臘主權債券,如果出現違約,將會首當其衝。香港的銀行曾為持有冰島債券而需要撥備,但現時風險意識已大為提高,相信即使有亦僅是「有限」。對希臘當然不能掉以輕心,短期各國可能在最後關頭出手拯救,但歐洲各國自身難保,普遍失業率均達到雙位數字,西班牙更高達百分之二十,這是長期的危機。每星期工作三十多小時,每年放一個月大假,這種寫意生活羨煞辛勞的香港人,但且記住:若因此落下債單,遲早要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