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基金應調整投資組合

外匯基金公布今年首季錄得投資收益一百零八億元,以各項分類計,表現與市況相若。例如恒生指數首季微跌,港股虧損了三十一億元;道指升了約百分之四,「其他股票」收益一百一十二億元;歐元、英鎊匯價繼續下跌,外匯虧損八十七億元;債券價格回穩,來自債券的回報達一百一十四億元。

基金首季的表現可算合格,但觀乎踏入五月份,無論股、債、匯均風起雲湧,股票暫時打定輸數,債券是美國強、歐洲弱,歐元則江河日下。如果股市在「五窮」之後再來個「六絕」,外匯基金次季或再度「見紅」,現時雖說言之尚早,且屬於長線投資性質,難以一季勝負定英雄,然而未來形勢變化莫測,金管局釐定投資策略應審時度勢。

由歐洲債務危機觸發歐元暴挫,再引發全球股市下瀉,唯一受惠的是美國國債,美債亦因此成為資金避難所,甚至中國也再度增持美債。不過,美債獨旺並非好事,十年期美國國債孳息率降至三厘二六,利息回報因而降低,只是因有印鈔機作後盾故不怕賴債而已。

由於聯繫匯率的關係,外匯基金的投資無疑傾向於美債和美股,截至去年底持有歐元、英鎊等外幣共佔逾一成,比例只是很低。現時歐元區似危機四伏,不過歐洲央行已動手購入債券,歐盟的七千五百億歐元救助基金至少在兩、三年內可保「穩坐釣魚船」,主權債券違約的風險其實極低。

經濟學家和投資銀行最近頻頻唱淡歐元,有的說歐元兌美元很快會跌至一點一五,甚至沉淪至「一算」水平,以歐洲經濟需時間固本培元而言,看淡歐元走勢言之成理。然而,金融市場常令專家跌碎眼鏡,就如次按危機之後,各方幾乎一面倒認為,美元必跌無疑,甚至有崩盤之險。

外匯基金的投資策略一直偏向保守,穩健派認為外匯基金屬於港人共有的資產,投資保守一點也無可厚非,能向政府提供跑贏通脹的穩定回報,已是「不求有功、只求無過」。外匯基金近年已循序漸進地將投資組合多元化。

由於今年的投資環境不如去年,碰上炒家興風作浪,各國退市,過於進取猶如逆水行舟。不過,以外匯基金的二萬多億元龐大資產,多作點其他嘗試並不礙事,金管局在○九年年報披露已成立一家投資控股公司,採取較進取的投資策略,但具體的投資額和策略卻諱莫如深。然而,在講求問責的前提下,若該投資公司運作欠缺透明度,問責便形同虛設。

外匯基金的投資策略,顯然毋須局限於香港、美國和歐洲等成熟市場,近年亞洲和新興市場的表現有目共睹,既然歐美成熟市場的潛在風險不低於新興市場,撥出部分資金投到新興市場,作分散投資已是大勢所趨。

外匯基金的投資基準是七成半債券、兩成半股票,股和債有互相對冲的作用,美債次季價格上升,可抵銷股票的跌幅,所以也毋須過於擔心基金表現,即使跟隨外圍下跌,亦僅短期帳面輸贏。現時金融市場似乎危機四伏,但危中亦有機,美國現今債高股低,可趁機會調整投資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