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債務危機造成的市場動盪,愈來愈似金融海嘯的場面。德國宣布局部限制「無貨沽空」,令人想起投資銀行雷曼倒閉後,歐美及亞洲多個市場齊齊限制沽空。與此同時,美國證交會公布兩星期前道指「千點冧市」的初步調查,建議實施統一的股價暴瀉暫停交易機制。市場對這些措施的解讀是,行動如此緊急,預示着市場大禍臨頭。
德國限制無貨沽空的名單,包括當地十隻金融股、在當地交易所買賣的歐元區國債,以及信貸違約掉期合約,從中可看到炒家運用的策略,就是針對幾個市場發動「立體攻勢」。例如藉違約掉期營造違約風險急升的假象,同時沽空金融股及國債。當其他投資者也認定這些金融機構及國債隨時會爆煲,股價及債價便會一瀉千里,沽空利潤十分可觀。
不過,德國打贏沽空炒家的勝算並不高,因為今次是單方面行動,歐元區其他市場沒有即時跟隨,手上沒有現貨的炒家要沽空,大可選擇在德國以外的交易所進行,新規定鞭長莫及。再者,信貸違約掉期屬於場外交易,只需透過電腦便可隨時隨地買賣,根本無從監管。
監管機構為何要向無貨沽空開刀呢?無貨沽空是指炒家毋須真正擁有相關股份或債券便可落盤沽貨,理論上可以無限量沽出,規模遠超實際流通的股份及債券,特別是在市況動盪的時候,何來足夠買盤承接,結果便是冧市。這情況與美國因應道指千點冧市驚魂而推出的措施,有明顯的共通之處,是一體兩面,目的是防止沽盤或買盤數量不正常的劇變,否則將有嚴重後果。
雖然美國的監管機構至今仍未找出道指突然暴瀉千點的元兇,但可能的原因則頗為明顯,包括標普五百期貨空倉突然大增、交易所買賣基金出現不成比例的交易,以及大量高頻電腦交易突然停手。當期貨市場上湧現大量沽盤,現貨市場的慣性反應是不問理由跟沽,而平常主導大部分交投的電腦交易卻不知所終,沒有買盤承接,股價便崩圍,直至電腦交易重新入市,道指即時反彈。
由此可見,沽空突然暴增,以致買盤無法承接;又或買盤突然消失,以致無人承接沽盤,均屬不正常,尤其遇上像現時的動盪市況,後果更加不堪設想。那麼禁止無貨沽空是否就能避過一劫?恐怕未必,因為獨力難支。至於美國證交會,亦只是退而求其次,在股價不正常波動時暫緩交易,讓投資者停一停、諗一諗,僅此而已。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面對極度複雜的交易環境,監管機構已別無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