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樓市雖湊九招 政策拿捏才緊要

在中央接連出「重拳」遏制炒樓之風後,港府亦跟風,打出遏炒樓九招,主要是限定發展商在出售一手樓時,提供「貨真價實」的價單和示範單位,從提高透明度着手,措施肯定受買家歡迎。以往消費者看過天馬行空的廣告內容、參觀美輪美奐的示範單位、聽經紀天花亂墜的勸誘,作出倉卒的置業決定,可謂難言保障,政府早該現身維持秩序,給消費者營造一個公道置業環境。

九招中有關首張價單至少要提供三成單位(或三十個單位),大型項目更要提供至少五成單位(或五十個單位),無疑沖着發展商的加推策略而來,發展商一向只推小量單位「試水」,然後不斷加推加價。假如首批單位已提供大量選擇,買家可從容選取,由「賣方市場」漸向「買方市場」逆轉,此舉料遭發展商抗拒,因為斷其市場主導及彈性。

政府認為靠發展商「自律」已不管用,所以不得已勒緊繮繩;今次政府出的招數,部分與熾熱樓價沒有關係,政府若真的認為發展商蒙騙買家,應更早出招,而非在政府高官民望下跌後才動手。不過,發展商或者很快便見招拆招,正如早前指引價單要附上實用面積呎價一樣,實際效用並不如預期般大。除了這招之外,其餘八招不外是在資料和時間兩方面給予買家「冷靜」的環境,不至於看過示範單位後,便目炫神迷地上了車。

港府亦稱會加大土地供應,未來三個月有四幅地皮「應市」,未來三至四年會有五萬五千伙一手單位供應,但六月「主動」推出拍賣的卻是兩幅豪宅地,對紓緩供應緊張有多大助力?且不說藥不投症,即使對症,所增供應畢竟滯後,有如遠水未救近火。

本港樓市逐漸與購買力脫節,政府出招還不忘搬出數據稱,今年首季供樓支出僅佔家庭收入四成二,與過去二十年所佔五成三仍有很大「空間」,暴露了骨子裏既要作勢出招,又怕招呼得太重的矛盾心態。然而,留意到數據在一個季度已增加了四個百分點,增速仍快;另過往市民的收入是不斷增長而且預期明天會更好,然而現下的收入已跑輸給通脹,大學畢業生的薪酬更不升反跌,這個「較剪差」走勢,將是購買力萎縮的噩夢。

遠水不能救近火,香港眼前要防的是泡沫再脹,政府要麼「靜觀其變」,要麼「慢火煎魚」,希望美國一加息,問題便迎刃而解。可是奧巴馬政府亦有難唸的經,等待加息遙遙無期,香港成熱錢最佳落腳之地,中國重藥治樓市可能進一步加速熱錢流入,香港小型經濟體怕難承受潮進潮退的巨大衝擊,不管不行,現在雖嫌太遲也勝過坐以待斃。

港府九招之外還「留兩手」,以禁止「摸貨」和提高二千萬元以下樓宇印花稅作為後備措施,與內地留物業稅作撒手鐧如出一轍。現時政府箝制樓價安撫民心的用意明甚,但扼得太緊,亦要顧及佔香港逾半數人口的財富身家,像「八萬五」已是「好心做壞事」的深刻教訓,今天之「五萬五」並非一個不可撤回的指標,前面的經濟環境、息率和通脹走勢變化莫測,樓泡之風固然不可長,但欲找到其中平衡點,亦要政策拿捏準確,恐怕考起庸碌的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