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涌商住地皮公開拍賣,以三十四點二億元成交,較勾地底價高出約一成九。賣地結果令市場大跌眼鏡,競投過程氣氛冷淡,屢屢勞煩拍賣官「催逼」才有承價。這是該區逾十年來,首次再有大型地皮供應,拍賣前不但一般預期競投熱烈,而且眾多發展商都表明有興趣,遺憾的是,臨陣出戰將帥不現身,「舉手」亦未見幾人,冷待之情前所罕見。
然而,冷場還冷場,幾家發展商對成交價表態,眾口一詞聲稱做價不算低,屬市價水平;加上拍賣官亦指反映市價,又否認底價過高,似乎成交價儼然是官商共識。於是賣地所顯示的,是否樓市的轉勢訊號?或者市場預期未跟上官商的共識?市場預期滯後可能是對港府鐘擺般搖擺的政策,善忘或欠缺心理準備,以致對政策向另一端擺動估計不足。
由回歸前後至今,港府的房屋政策一直未納穩定軌道,土地供應不斷走極端,先是回歸前限制每年賣地五十公頃,繼而九七回歸後拋出「八萬五建屋計劃」,○二年停建居屋,再則○三年沙士後推出勾地政策,到現時恢復勾地、賣地並行的供應政策。土地供應由緊到鬆,由鬆再緊的鐘擺運動,對應着樓市的興衰。兩走極端的取向,使政府房屋政策很難自圓其說,反而洗不脫干預市場、與民爭利的嫌疑,市場亦因政策搖擺而承受波動風險。
看近期政策兩極搖擺,讓人難以相信政府不干預、不托價的辯解。港府先前奉行的「勾地機制」,是不具透明度,政府自說自話的供地機制,勾地運作試過有地勾二十一次被拒的紀錄,勾地之難實質造成「餓地」效應。這時適逢全球性低息,量化寬鬆盛行,投資移民推行,造成樓價尤其豪宅樓價「瘋漲」。
當這輪漲勢不可停歇,泡沫逐漸形成,供樓收入比率急速扯升時,政策被迫回擺。政府慌忙增加土地供應,輔以九招十二式壓價,今年成為香港○一年以來,賣地(以可建單位計)最多的一年,由公開拍賣東涌地始,未來三個月,月月有地賣,勢成餵飽發展商的供地峰期。由餓到飽的政策轉換,難免引發發展商對投地的意興不振,出現拍地冷場何奇之有?
事實上,形格勢禁之下,樓市的政策風險無形提升。且不論政府就居屋復建取態曖昧,隨時彈弓手說東做西,隱藏道德風險;全球包括中國進入綢繆退市的微妙時期,流動性未定何時逆轉,造成重大的市場壓力。這個形勢顯然在市場預期之內,留下的隱憂是,本港土地供應向增加傾斜時,超越實際承受,加速擺向供應過多的極端。一旦矯枉過正之下,帶來「飽死」的後果,則是另一次的惡性循環。
樓市在以往的波動循環中,已經一再告訴我們,牽涉兩重敏感的得失:一是銀行業績的盛衰,二是市民財富的損益。歷史上本港承受的負資產慘痛經歷,是兩重敏感的典型寫照。一個這麼重大的關聯,市民都無法得到有效的政策保障,甚至政策的搖擺反而成為波動的根源,試問香港能信任政策對經濟發揮了正確的引導嗎?試問對政府的經濟管治,市民能投下信心的一票嗎?在這個意義上,樓市調控成功與否,成為港府施政的試金石,沒有成功的調控和糾正失衡,難道不是管治的失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