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德發展大計還沒全面展開,成本已瀕臨失控,單是一個區域供冷系統,環境局去年向立法會申請撥款十六億七千萬元,短短一年後的今天,工程造價已飆升逾倍,達到三十六億五千萬元。立法會議員狠批政府的工程預算一味「斷估」,擔心最終淪為大白象工程。
議員的擔憂並不是多餘,近年來,港府的基建工程幾乎沒有一項不超支。例如,廣深港高鐵的預算成本十年間增加約四倍,由一百七十億元激增至七百億元;港鐵沙中線預算造價由三年前的三百八十一億元,大幅增加六成,至逾六百億元;西港島線預算成本由八十九億元增至一百五十四億元,上升七成。還有,八年後啟用的港深蓮塘新口岸,原先估計造價九十六億元,最新估計造價較原先增加兩至三成。
這些還只是現時的預估數字,將來埋單計數,實際造價恐怕還會繼續上升。箇中緣由,除了港府議而不決、決而不行,工程一拖再拖,致使成本不斷增加外,不排除港府為了爭取民意支持,刻意壓低預算數字,連哄帶騙,以求立法會盡快通過撥款。須知一旦上了港府的「賊船」,市民就難以抽身了,無論實際工程造價如何上升,立法會也只好批准追加撥款。將納稅人當水魚,港府已屢試不爽。
港府的所謂預算,根本是毫無根據的胡算、瞎算,可信度幾乎等於零。財政預算案亦如此,年年預算,年年失算,而且是愈來愈離譜,以本年度為例,有國際性會計師行估計庫房盈餘可達七百多億元,與預算案估計的二百五十億元赤字相差近千億元,簡直差天共地。
不妨想一想,港府預算本年度財政數字,尚且相差十萬八千里,要說港府能預算出十三年後亞運會的實際開支,根本不可能。事實上,對於申亞到底需要多少成本,港府的說法一變再變,當初預算申亞直接開支為一百四十五億元,後來大幅削減至六十億元,近日又稱計入通脹因素,將直接開支修訂為九十三億元,連同間接開支,總數高達五百五十多億元。很明顯,這不是預算,而是玩弄數字遊戲,是在糊弄市民。
申亞開支雖然難以準確預算,但有一個數據可供參考。今年廣州亞運會共開支一千二百多億元,比二十年前的北京亞運會超出四十九倍,平均每年成本上漲二點五倍,以此推算,十三年後香港舉辦亞運會的成本隨時超過千億元,可以說是一個無底洞。顯然,港府擔心實際數字「嚇壞」市民,因而刻意壓低預測,以減少反對聲音,一旦米已成炊,港府就可以予取予求,市民也無可奈何。
由於愈來愈多市民擔心申亞超支,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昨日又有偉論,他將申亞說成是請客吃飯,可以豐儉由人,一旦超支,還可以向社會籌集經費。沒錯,去年港府舉辦東亞運超支,結果由商界籌錢包底,港府希望照辦煮碗,問題是,亞運會的規模與東亞運不可同日而語,東亞運預算僅一億多元,而亞運會開支動輒逾千億元,缺口資金隨時可能高達數十億甚至數百億元,如此龐大的數目,如何可能由社會籌集呢?到頭來,還不是由庫房撥款,由納稅人埋單!
民無信不立,官無信不威。港府誠信已經破產,無論如何變招,如何玩弄申亞預算,都是枉費心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