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申亞民意昭昭 嘆港府枉費心機

廣州亞運會今日閉幕,香港運動員表現神勇,獲得歷來最好成績,堪稱滿載而歸,可喜可賀。

香港健兒在運動場上奮勇拚搏,不僅令觀眾擊節讚賞,更展示了逆境自強、永不放棄的香港精神。今年三十七歲的單車老將黃金寶,第四次參加亞運會,仍然寶刀未老,歷盡波折成功衞冕。年輕運動員黃蘊瑤在女子單車場地記分賽期間摔倒在地,並被後面的運動員高速輾過,造成骨折並出現爆肺症狀,但她強忍傷痛,從哪裏跌倒就從哪裏爬起來,繼續奮戰,最終奪得一枚來之不易的銀牌,觀眾無不動容。

不是金牌,勝似金牌,黃蘊瑤的「玩命」表現征服了香港,也征服了亞洲,她因此獲得「鐵血車手」的稱號。在內地舉辦的「亞洲英雄」排行榜上,黃蘊瑤力壓有「萬人迷」之稱的羽毛球國手林丹及以「瓷娃娃」馳名的日本女子乒乓球手福原愛,暫時名列英雄榜榜首。今晚,黃蘊瑤還將以港隊旗手身份出席亞運會閉幕禮,再一次在億萬觀眾面前展現風采,為香港爭光。

當健兒摘金奪銀、享受歡呼之際,港府卻只能繼續為申辦亞運會惆悵,因為,反對申亞的主流民意並未因港隊取得好成績而改變。有調查發現,八成受訪者認為即使本港舉辦亞運會,並不會增加他們對運動的興趣,亦不會增加自己的運動時間;更有九成市民認為,港府申辦亞運,對他們來說並不重要。由此可見,港府聲稱申亞可提高市民對體育興趣,只是自說自話。就以較為市民喜愛的單車運動來說,本港一直缺少專業運動場,運動員不得不前往內地訓練,全民運動更是無從談起。

無獨有偶,有政黨進行的內部民調也顯示,縱然有港隊在廣州亞運會上屢創佳績的消息「沖喜」,惟反對申亞的市民仍達五成七,支持者僅為兩成四,比例懸殊。

港人是理智的,是成熟的,不會因為健兒取得佳績而頭腦發熱飄飄然,更不會將申亞與運動員取得成績混為一談。事實證明,無論是港府大幅調低申亞預算以減少反對聲音,還是企圖藉健兒的優異表現來催谷申亞的支持度,到頭來都是枉費心機。

平心而論,市民並不是反對亞運會,而是認為現在並非申亞的合適時機。本港面對的棘手問題很多,大至經濟轉型、安老扶貧、創造就業、減排環保、教育改革,小至放寬生果金離港限制、增加骨灰龕、增加託兒服務等等,可謂千頭萬緒,都是當務之急。然而,港府不把精力聚焦於經濟和民生事務,反而好大喜功,勞民傷財,藉申辦大型運動會大搞政績工程,這是典型的緩急不分,主次顛倒。尤其是高官打着為運動員加油的旗號上廣州爭取曝光率,博取掌聲,更加引人反感。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認為,只有在滿足生理、安全、社交等基本需求後,人們才會追求尊重、自我實現等較高層次的目標。目前的香港,有一百二十多萬窮人生活困難,有許多打工仔朝不保夕,還有很多無殼蝸牛望樓興嘆,當不少市民連基本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還無法滿足之際,港府卻侈談申亞,根本是脫離現實,罔顧民意。

亞運會落下帷幕,十多日的興奮、輝煌已成追憶,而港府自編自導的申亞大戲大概也該落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