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跳至主目錄​

減排須多管齊下 核電或弄巧反拙

短短半年之內,與香港近在咫尺的大亞灣核電廠已發生兩宗核洩漏事故,雖然沒有造成損失,但足以令港人惴惴不安。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日前召開特別會議,數十個團體對港府環保不力、減排無功表達不滿,環保人士更以黑布蒙眼,抗議當局計劃增加核電比例。

昔日東方日報正論

我的瀏覽記錄

港人對核電有芒刺在背之感,絕非杞人憂天。大亞灣核電廠與香港直線距離僅五十公里,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一旦發生重大核洩漏事故,香港有可能永遠從地球上消失。當初決定興建大亞灣核電廠時,百萬市民簽名反對,已足以反映港人的憂慮。這些年來,儘管大亞灣並未發生重大安全意外,小事故卻是連續不斷,有關方面承認,平均每年都會發生四宗。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每次發生事故,有關方面都諱莫如深,將市民蒙在鼓裏,而事件曝光後,當局不是以事屬尋常為由輕輕帶過,就是搬出「維穩」的大道理,辯稱擔心及時公布會引起港人恐慌。

殊不知欲蓋彌彰,愈是掩蓋,愈是令人質疑背後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尤其是港府對核電幾乎毫無監管,對事故袖手旁觀,更令市民感到無助及不安。

在核電安全成疑的情況下,港府早前又以減少煤炭發電為由,建議將核能佔全港發電的比例由目前的百分之二十三,大幅增加至百分之五十,益發加深市民的不安情緒。雖然當局擺出一副尊重民意的姿態,就有關建議推出公眾諮詢,然而,由於當局始終未交代核電廠的選址、造價以及增加核電比例的理據,也沒有公布顧問公司的研究報告,市民根本無從評估增加核電的風險。顯而易見,所謂諮詢不過是虛應故事走過場罷了,正如環保組織指出,當局並沒有提供任何有價值的參考資料,市民怎麼可能僅憑港府的空口許諾,就相信核電是安全的呢?

核能是一柄雙刃劍,既能為人類提供能源,也存在禍延萬代的巨大風險。前蘇聯切爾諾貝爾核電事故,人們至今猶有餘悸。在歐美、台灣、日本以至中國內地,環保人士從未停止對核設施的反對及激烈的抗爭,甚至經常發生暴力抗爭事件,不少政府曾因為處理核能問題不當而倒台。

撇開安全風險不講,核電也遠遠談不上是清潔能源。在核原料開發、建廠過程中都會產生大量的碳排放,尤其是目前未有妥善的核廢料處理方法,埋在地下的核廢料,始終是一個計時炸彈。環保人士將核能冠以「骯髒能源」之名,決不是沒有原因。

就香港來說,有沒有必要增加核能發電呢?香港只是一個小地方,人口不多,耗電量有限,而目前的電力供應已經綽綽有餘,增加核能發電純屬多此一舉。再者,即使將來對電力需求增加,也可以通過擴大石油、天然氣發電比例來解決,隨着科技的進步,將來還可以採用風能、水能、汐能等來發電。不管怎麼說,安全始終排在第一位,香港人根本沒有必要為了減排而承擔生命與健康可能受威脅的風險。

條條大道通羅馬,減排可以多管齊下,比如提高節能意識,購買較慳電的家用電器,引入較環保的新型交通工具,以及加強垃圾回收及分類等等。正如專家指出,香港絕對可以在不增加核電的情況下,達到減排的目標。

香港的未來,掌握在自己手中。為了自己,更為了千秋萬代的福祉,是否增加核能,必須思之又思,慎之又慎!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電 郵: news@opg.com.hk網上爆料
傳 真: (852) 3600 8800手機網站: m.on.cc
SMS: (852) 6500 6500MMS: ireport@on.cc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
本網站已採納無障礙網頁設計。如閣下對此網站在使用上有任何查詢或意見,請以下列方式聯絡我們。 電郵 : enquiry@on.cc
東方日報香港人的報紙 必然首選 連續49年銷量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