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進忽然吃香 皆因前路茫茫

毅進課程一連兩日在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接受報名,末代會考生蜂擁而至,前日中午過後已有人排隊,逾千人通宵輪候,昨日總共派出二萬三千個籌,打破歷年紀錄。由於報名人數太多,儘管今年的招生場地擴大了一倍,儘管派籌時間提前並延長服務,但場面依然混亂,有學生因不滿有人排隊打尖而一度鼓譟,更有人難頂酷熱而暈倒。

這一切,都是拜末代會考效應所賜。末代會考逾十二萬考生,而全港中六學額不足三萬個,不能升讀中六的九萬名考生及家長不得不東奔西走,尋找其他升學途徑或出路,在這種情況下,當局卻沒有提供必要的協助,其徬徨無助可想而知。過去,不少人會選擇重讀中五,惟今時不同往日,實行「三三四」新學制後,變相剝奪了不少學生重讀的機會,以致專業教育學院成為搶手貨,競爭相當激烈,學額很快爆滿。無可奈何之下,以往備受冷遇、門堪羅雀的毅進課程,便成為末代會考生繼續讀書的最後希望。

事實上,由於一早預料末代會考生報讀毅進課程將出現激烈競爭,各相關院校今年特別增加逾一百個新課程,總學額亦比去年增加了三千個,達到一萬八千個。但饒是如此,學額依然遠遠供不應求。

毅進聯招場面如此墟冚,充滿諷刺意味。眾所周知,毅進課程主要是為會考成績欠佳的學生而設,開辦初期已被外界標籤為「零分考生的水泡課程」,不少會考生借錢修讀毅進課程,原以為畢業後可以投身較佳職位,不料由於僱主仍普遍傾向信賴公開試成績,以致毅進學員求職時備受歧視,更要忍受低薪的折磨,這也成為青少年破產案趨增的一個主要原因。由於毅進課程的認受性成疑,「學費貴、效率低」的負面形象深入人心,社會上要求當局慎重考慮這類課程實際成效的呼聲此起彼伏。

料不到的是,由於近年來青少年失業問題嚴重,中五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缺乏競爭力,迫使不少人重回課堂,毅進成為沒有選擇中的選擇。二○○○年,毅進僅招收了三千名學員,去年增至一萬二千名,今年更是創下歷來紀錄。一葉知秋,毅進由冷門變得「吃香」,並不是因為有關課程改善了學員的就業前景,恰恰相反,這是年輕人的出路愈來愈窄、前程愈來愈暗淡的反映。

可惜,毅進已經是夕陽西下的最後一抹餘暉。隨着新學制的實施,毅進計劃將於明年結束歷史使命。末代會考生競讀末代毅進,無論場面如何熱鬧,也難掩「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感慨。令人關注的是,當毅進計劃壽終正寢之後,當局將會推出甚麼新的替代計劃呢?兩年後本港將舉行第一次中學文憑試,屆時將產生大批考不上大學的中六學生,他們的出路又在哪裏呢?

智者察於未萌,愚者喑於成事。目前困擾香港的「八十後」問題,無非是年輕人就業難、置業難、成家難的問題,然而「八十後」問題尚未解決,更加棘手的「九十後」問題已接踵而至。當局如不早為之計,勢必成為定時炸彈。

歸根究柢,香港的教育政策已遠遠追不上時代的步伐。大學學位一直偏少,年輕人缺少求學深造的機會,整體人口教育水平低下,已成為嚴重阻礙香港經濟轉型的絆腳石。年輕人是香港的未來,如果年輕人升學無門,前路茫茫,缺乏競爭力,香港的前途會如何,不問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