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身說法未釋疑 旅業亂象待收拾

醜媳婦終須見家翁,謾罵內地旅客的女導遊李巧珍昨日終於現身,除了交代事件始末,並向市民及內地旅客致歉。阿珍肯面對公眾,承認錯誤,總勝過躲躲藏藏,逃避現實,可惜的是,她的現身說法並沒有釐清公眾疑慮,反而進一步暴露本港旅遊業所存在的種種亂象,尤其是零團費、負團費等現象愈演愈烈,在缺乏有效監管之下,導遊與旅客其實都是受害者。

阿珍聲稱當日是受到團友言語所激,一時控制不了情緒,才會怒罵團友。而內地團友則有另一個版本,指團友根本沒有用言語激怒她,是她怪責團友購物太少,「一上車就開始罵」。實際上,事已至此,誰是誰非已不重要,重要的是,當局必須認真吸取今次教訓,加強監管,想辦法堵塞漏洞,改變零團費、負團費這種不合理的制度,否則類似醜聞必定還會繼續發生。以阿珍為例,她做導遊並沒有底薪,全靠帶客購物抽佣才有收入,在這種情況下,發生謾罵旅客甚至激死旅客事件,又何足為奇。

發生今次醜聞後,國家旅遊局首次向內地旅客發出赴港旅遊服務警示,雖然當局聲稱這是針對強迫購物的個別事件,並非呼籲內地旅客不要來香港,但這顯然已向香港旅遊業敲響警鐘。對此,特區政府並沒有予以足夠的重視,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劉吳惠蘭沿襲一貫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做法,只是提出延長旅議會電話投訴服務時間等不痛不癢的所謂「補鑊四招」,同時重彈無意介入或干預旅行社設定團費,收費應由市場決定的老調。

沒錯,香港是自由市場,當局不宜過多地干預旅遊業運作,也不宜隨便干預旅行團收費,然而,不干預不表示放任自流,更不表示對旅遊業亂象可以視而不見,見而不理。事實上,正因為制度及監管上的缺失,旅遊業才會不斷發生宰客、趕客醜聞。正如我們多次指出,本港與旅遊相關的機構不少,既有官方的旅遊事務署,也有半官方的旅遊發展局,還有業界自律組織的旅遊業議會等,衙門不少,可惜各自為政,互不協調,結果形成「多人管即無人管」的荒謬現象。

事實證明,本港旅遊業的監管制度根本無法適應現時的需要,特別是旅議會「自己人管自己人」的做法更是備受詬病。旅發局主席田北俊日前指出,如果旅議會監管不了,應改由港府發牌監管導遊。以澳門為例,澳門旅遊局是澳門政府全權管理、統籌和監管業界的權威機構,一條龍全方位從頭管到底,為甚麼香港政府遲遲不願成立一個類似的機構呢?

當然,當局除了要改變監管模式,加強對旅行社及導遊的監管之外,亦必須正視「黑店」的存在,杜絕各種不良經營手法。實際上,不良旅行社、黑導遊和黑店是互相依存的,當局不想辦法對付黑店,斬斷宰客的根源,永遠也無法解決問題。

百年養不足,一日毀有餘。港府每年都花費不少金錢到處宣傳推廣,努力營造所謂動感之都、好客之都的形象,可是不絕如縷的趕客醜聞,使這些宣傳推廣事倍功半,現在該是撥亂反正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