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向房委會建議一次過推出約四千個剩餘居屋單位,最快於六月份公開認購,在房屋市場上引起頗大回響,中小型房屋單位面向中產置業人士,對年輕一代急於上樓者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適逢中央領導人在人大會議閉幕記者會上清楚闡述何謂深層次矛盾,其中一項要求,是注意解決民生問題,政府建議發售居屋,也可算是一種回應。
其實政府的建議早已醞釀一段時間。由於樓市熱度甚高,至今未能降溫,尤其是自從去年十月施政報告強調政府高度重視樓市炒賣現象,並且迅速出招應對,卻未見熱度明顯減退;而預算案更大張旗鼓,推出所謂四招,情況依舊變化不大,可見必須要有更強烈的手段施行,使政府免成眾矢之的。
今次發售居屋四千餘個所謂貨尾單位,加上房協的三百七十四個夾屋單位,可以說得上是聊勝於無,至少在短時間內能發揮一定降溫作用,在不會影響樓市大局的前提下,起碼讓公眾人士感到政府是認真看待樓市過熱的問題。
政府擔心年輕一代中產者對難以置業的不滿,長期積累容易生變,必須盡力加以疏理,既然樓市問題是主流民意的焦點,就不能迴避。中產是政治領域的主要參與者,政改諮詢的主流方案必須得到中產的認同,才能避免政局受到衝擊,增加特區管治的困難。
六月一次過推售居屋與夾屋,適逢政改討論與最低工資立法進入關鍵時刻,有利於營造較寬鬆的社會氣氛,聚焦此兩大主題,減少節外生枝的機會,用心可謂良苦。長遠而言,政府要遏抑樓市過熱,供應更多中小型單位,才是上策,當此復建居屋的呼聲日高之時,應該推動社會討論,同時配合活化居屋二手市場的措施,有利於營造較寬鬆的市場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