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旁觀:教育的深層次矛盾

中央領導人終於開估甚麼是「深層次矛盾」。他說,香港面對的深層次矛盾有五方面,首三點與經濟發展有關,第四點是政治,而第五點是改善民生、發展教育。

經濟、政治的深層次矛盾大家都有體會,而政府不能忽視民生,要讓社會更公義,政策不能只傾斜利益階層等,也是社會近年的主要訴求。不過,過去數年,中央領導人常掛在口邊的是要香港政府「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保持社會繁榮穩定」,提及教育應是首次。

香港該如何發展教育呢?我們的高中和大學正在改制,香港的幾所大學在世界排名榜上位置節節上升,教育局正在推動私立大學的發展,而本地大學也取錄了不少內地和外國學生。究竟香港的教育存在着怎樣的深層次矛盾?

學者和教育界都有不同解讀。有人說,這與經濟融合有關,大學應調整課程,以回應經濟融合的需要。可是,亦有人說,這是與認識中國有關,香港的國情教育並不是核心課程,香港年輕人都不大知道國家的發展。

然而,香港的大學都具備相當的功能性,看到了珠三角已形成重要的經濟體系,連香港大學都要在深圳設校舍了,何來深層次矛盾?國情教育也是,在公民教育委員會的帶領下,學生到內地交流愈來愈頻繁,幾乎每所中學都在辦。

那發展教育的深層次矛盾在哪裏呢?讓我也猜猜。我想,是與教育未能疏理香港的「身份」有關,是與未能扔掉其隱藏和潛在的殖民性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