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高地價政策的代價

如何能善用巨額財政儲備,以促進經濟發展與改善民生,是一個大課題,也是幾十年來政府不願意公開討論的敏感話題。現時財政儲備高達逾五千億元,相當於二十一個月的政府開支,的確有空間還富於民,或拿出相當部分投資於香港的未來。

財政儲備的重要來源之一,是從殖民地時期高地價政策所積累的賣地豐厚收益。回歸初期,特區政府的儲備為二千億元,加上土地基金的累積一千九百七十一億元,總數接近四千億元,令財政實力大為增強,十多年來,政府的財政儲備一直維持於高水平。

問題是,政府每年的財政盈餘之所以有可觀進帳,主要原因是地產市場熾熱,令土地方面的收益急速增長,實際上與高地價政策結下不解緣。儘管政府長期迴避此一敏感議題,或一直否認實行高地價政策,但不能否認的事實是,政府從高價賣地及房地產交易印花稅中獲得非常可觀的進帳。

高地價政策帶來的後遺症,是戕害全社會,除了地產發展商叫好之外,絕大多數市民都是受害者。物業價格偏高,意味着大部分社會資源被擠壓到房地產上,中產階層固然要為住屋付出高昂代價,企業則要為昂貴租金而成本大增,結果香港的整體競爭力要為高地價付上沉重的代價。

面對近期樓市熾熱,樓價居高不下,中產與年輕一代的怨氣飆升,自從去年施政報告發表後,政府已推出連串旨在遏抑樓市的措施,均未見效,今次預算案提出的所謂四招同樣發揮不了作用,最根本的原因,是政府不願意觸碰高地價政策此一底線。

立法會在討論到如何界定「充足」財政儲備時,應該要求財政司司長就高地價政策申明政府的立場與觀點,這才是問題的核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