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旁觀:遊客不嫌棄舊景觀

聽說,香港的舊社區和唐樓是外國旅遊書籍極力推介的景點。這沒甚麼稀奇,無論是灣仔太原街的市集還是九龍城的食肆,我都會常看到海外遊客的身影。認識的灣仔販商也會興奮的確認:遊客愛市集,也愛與他們拍照,認為這才是香港的特色。

遊客鍾情於香港的舊景觀,然而,旅遊當局近年的策略卻是推介「新簇簇」的香港,例如山頂廣場和金紫荊廣場。回歸以後,主導旅遊政策的官員都認為香港需要更多新景點,好讓遊客多留一天半天,增加消費。「新景點」主導之下,我們有了迪士尼樂園和昂坪360,山頂一帶被全面翻新,尖沙咀海濱長廊也加建餐飲設施。

同期的「新景點」思維,還包括旅遊事務署醞釀多年的尖沙咀天星碼頭門前改造工程。中環的碼頭已消失,但尖沙咀天星仍「健在」,碼頭前上世紀六十年代噴水池和巴士總站與「粵語片」年代沒甚麼分別,是香港幾代人的回憶和稀有的文化歷史地標。

可是,這六十年代景觀很快就要進入倒數階段了。旅遊發展局為拆卸總站及興建新的「露天廣場」籌備近八年,得到油尖旺區議會同意,現正進行設計比賽。結果公布後,工程即將開始。既然大家認同尖沙咀天星碼頭「不遷不拆」,為何要改造它的「門前」?那是否與古老的天星格格不入?旅遊官員堅持說:發展新的露天廣場「有助推動旅遊業和經濟」。

我了解的來港遊客並不嫌棄舊景觀,而拆卸巴士總站和建新廣場,也不一定是市民的共識和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