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大勢不妙 政策失算彰顯

內地上月消費物價指數(CPI)露出廬山真貌,同比上漲百分之四點四,創出兩年新高。雖然數據遠超預期,但市場應早有心理準備,因為從人行貨幣政策頻密有力緊縮,已為通脹情勢嚴峻留下了註腳。加息、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都是對應的可行方法,但從整體看來,一是時機嫌遲,二是力度不足。當局對通脹一直未採取正視的態度,成為應對通脹陷於被動,以及消除通脹風險的最大障礙。

其實,決策局內人早感到通脹大勢不妙,近幾月有關加大容忍度,將通脹政策目標提高的聲音,不斷傳出市場。這種現象一方面揭示了通脹的超乎尋常,另一方面顯示主張這樣的做法無心應對通脹,只是設法為政策制訂者遮醜。如此削足適履,正表明不是正視通脹,尋求解決之道,只是鼓吹容忍、承受,怎算得是應有的應對姿態呢?如果因為寄望民眾增強容忍,就能捱過通脹肆虐,政策可以少作為,就是近乎不智。

未正視通脹是造成決策失算的匯合點。決策失算的其中一個表現,是未正視通脹的成因。關於通脹的嚴峻,在官方渠道不難聽到自然災害、需求旺盛、炒作嚴重、甚至量化寬鬆等理由,這些事情也的確可以成為推動通脹的原因。然而,說到底,通脹是貨幣現象,今天豈能不承認,今年以來通脹步步登高,根本就是應對金融危機實施「極度寬鬆」貨幣政策造成的。

因為外面發生金融危機時,中國金融並無問題,經濟出現的困難,是外部需求萎縮,造成經濟動力的流失。內地採取「極度寬鬆」政策大灑金錢,恰恰落錯了藥,經濟困難未解決,反而谷起資產泡沫,搞出通脹這個併發症。回過頭看內地貨幣超發的嚴重,證明了通脹首要是貨幣現象的道理,因此,緊縮、抽緊銀根是政策對路,但嚴重遲滯。政策遲滯與未正視通脹有關,也可能與數據失真、誤判形勢有關。

內地通脹不是一夜拔高的,從今年起已是逐步攀高,在過程上說難察覺說不過去,今年以來豆、蒜、薑、糖、棉、玉米輪番炒高,已有食品漲價的清晰啟示,如果決策者不為之警覺,那就是麻木。此外,水、電、煤、油漲完價又蓄勢求漲,決策者還能說不知不覺嗎?水、電、煤、油漲價可是當局「御批」的,所以即使數據失真不能反映實際,也不足釋除對通脹失去察覺,政策要到高通脹數據現身才出手,只有一種解釋:拖延招致遲滯。

加息、緊縮雖然做對了,但做遲了,而且力度不足,因為加息後還是負利率,民眾還是有找投資品避通脹的恐慌。從負利率看力度不足,還只是一個角度,另一角度是通脹率失真的幅度。中國社科院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六年一月至一○年五月間,內地CPI被人為調整並系統性低估超過百分之七。這個論點解釋了,民眾感受的通脹,完全不是統計局數據那回事,以CPI如此嚴重低估,一方面印證了實質通脹的嚴重性,另一方面也反映當前的緊縮,相對通脹的嚴峻仍然微不足道。從對應通脹的形勢需要來說,人行還需要更多樣手法、更密集的緊縮,才足以顯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