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供應畫餅充飢 抑樓價無心乏力

運輸及房產局公布最新一手住宅市場數據,截至九月底止,本港在建私人住宅數目累達四點七萬伙,扣除已售出的私人住宅樓花三千伙,在建未售或未發售的一手私人住宅達四點四萬伙,計及已落成未售的七千伙,整體一手市場未售的私人住宅量達五點一萬伙。數據細節的關鍵玄機是,意欲向市場宣示,今年首三季一手私人住宅施工及落成量,同比分別升一點二九倍及一點○一倍。

政府想借這個數據,畫出一個供應量的大餅,以便為燙手的樓市降火。毋庸置疑,樓市已成為施政的心頭大患,政府面對着雙重的壓力,一方面樓市不再像官員早前矢口不認的無泡沫,變成已承認資產泡沫,有防範泡沫風險的必要;另一方面市民置業難已成為突出的社會問題,政府承受的壓力愈來愈大。政府時下畫出的供應大餅,卻顯然是未能充飢的。

這個新盤供應量數據,尚有欠透明度,從中未能知悉供應之中,豪宅及中小住宅的比例如何,無法針對性為社會重點關注的中小住宅供應,令市場心中有數。同時,有兩條重要的經驗:一是近年新盤許多落入炒家手中,持有十個、八個單位的炒家不在少數;二是以往發展商項目所保留的貨尾,有的十年、八年都未出手。前者揭示的是新增供應未必惠及置業者,後者揭示的是供應量不等於實際投入市場的數量,兩者背後都牽涉到樓價的走向如何。

政府似乎在畫餅充飢,就是供應存在的不確定性,以及迴避了樓價這個具決定意義的關鍵。形成樓價泡沫的原因,首先是以往土地政策的偏頗,造成供應斷層的事實,而其後資金過剩、熱錢氾濫,把樓價推向看齊歷史的高水平。雖然政府改弦易轍,加快增加土地供應,但對於平抑樓價遠水不救近火,相反熱錢的氾濫程度有增無減,持續推升樓價。只要樓價高企,解決市民置業難就是畫餅充飢,沒有實際意義。

政府迴避觸動高樓價,滿以為憑「置安心」資助置業計劃,就可以擺平置業難的社會訴求,明顯是打錯算盤。根據政府計劃的細節,市民根本無法在「置安心」幫助下,儲起上車的首期,就算東拼西湊搵夠首期上車,也就是做一世房奴,無法過有質素的「安心」生活,更不知誰來保障置業後收入能持續增長,成世不會被裁員。面對高樓價,市民上車不易,上得車供樓亦不易,不上車也有租金騰貴困擾,置業難的社會訴求,已是政府繞不開的難關。

政府勸市民置業量力而為,量力而為的結果就是面對高樓價無法置業。單靠畫出一個新盤供應的大餅,既嚇不了地產商和炒家,也安慰不了市民,亦無從有助政府走出政策困境。政府不可避免要應對熱錢氾濫帶來的樓價虛高的問題,至於抑制熱錢,本港向來罕見有效的招數,最大可能性不過一個拖字訣,靠一些口惠實不至的政策,穩住市民的預期,然後拖到供應逐步回升,拖到通脹降臨利率轉向,樓市形勢在多種內外因素匯合下,作出自我調整。最大的風險就是,市場自我調整最終以泡沫爆破的方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