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重塑經濟 增長須惠民生

十七屆五中全會落幕,國家發展大計定音。自鄧小平倡導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走過了經濟體制轉型的進程,有矚目的成就,也留下了經濟發展模式不均衡、不可持續的缺陷,成為後金融危機時期繼續發展的障礙,如何掃除障礙,奠定經濟均衡發展的基礎,是中央設定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十二五」)的核心精神。

中國政府制訂的二○二○年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還剩下十年時間,「十二五」的任務無疑是要通過改革,確立新的發展模式,以冀下一個五年規劃向既定目標衝刺。「十二五」改革政策的基調,被確定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保障及改善民生」,是內地施政最集中的概括,後者是發展的目標所在,前者則是達致目標的路徑。

實現「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有破有立的革新過程。要破除的是盲目追求經濟增長的GDP主義,過往的高增長,一直未能處理好三大動力均衡的配置,金融危機發生後,盲目的GDP主義已走入死胡同,發展方式不再是想不想做的問題,而是怎麼做的切實努力。轉型內需主導、消費帶動增長,成為「十二五」調整發展方式的主旋律,是題中之義無可迴避。

圍繞轉變發展方式,一向熱議的藉城鎮化擴大內需、搶佔產業鏈高端製造業、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每一項戰略都舉輕若重、說易做難,對於各級政府都是重大的考驗。可以想像,深陷於房地產、基建掛帥發展經濟的地方政府,走出土地財政都困難重重,如何過渡到幾項新挑戰中去,不無隱憂;因為轉型的需要,經濟增長放緩勢在必然,低增長會否激發財政及社會風險,也難免擔憂。

「保障及改善民生」更是不可迴避的急迫任務,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的生活雖有較大的改善,但普遍地域民眾收入,沒有與國家經濟增長同步提高,反而貧富懸殊加劇,社會福利保障不足相當嚴重、欠帳頗多,在一些地區因此引發了較激烈的民怨。中央過往提出的「和諧社會」理念,聽起來不過是空泛的政治口號,說到底要從「保障及改善民生」的具體措施中,體現出政策誠意來。

「保障及改善民生」主要從改革分配制度,提高民眾收入入手,其中的破與立,並不只是平抑民怨的需要,更是經濟能否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為要轉型內需、提振消費,不但要使民眾收入,能達到撐起小康消費的水平,還要有令人安心的社會保障體系。這一切是在以往的高增長期尚未建立起來的,也就構成經濟轉型的攔路石,「十二五」期間非要把這塊攔路石搬開不可。

五年光景可以匆匆而過,一個「十二五」規劃,民眾對前景寄望殷切,決策者一旦描下一幅美好的圖畫,就承載了高度的期望。一方面諸多挑戰擋路,各級政府實現政策目標,未有可讓民眾安心的把握,未足排除落空的風險;另一方面國際間經貿爭拗、金融衝擊的干擾,無時無刻不存在。因此,圖畫易描,將圖畫變為現實,無疑是內地施政極大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