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看今朝:宗教與政治

有人說,宗教關注政治是港英時代已出現的產物,而且宗教向來都支持政府,從未聽過當時有宗教界人士走出來倒政府、倒港督。

美國每年年初都會舉行國家祈禱早餐會,其前身名為總統祈禱早餐會,由艾森豪當總統時候發起,雖然名稱不同,但性質全無二致,都是由宗教團體邀請美國總統、國會議員、社會名流等出席,並安排總統發表政治性致詞。難怪有人說,從中世紀到現在,西方政教互為利用,關係密不可分。

至於香港,回歸以後見到有宗教人士對政治問題噓寒問暖,有人支持政府施政,有人反對,正是各自表述,各取所需。這不僅是宗教關注政治的表現,亦是彰顯開放社會言論自由的一大例證,我們應該高興才對。

宗教關注政治是關心社會的心態,這不代表「政教不分」。有學者說,「政教不分」泛指宗教領導政府,相反亦然。香港本身不存在這個問題,但不知何故,自回歸以後,當有部分宗教人士發表支持政府的言論,換來的卻是一些「政教不分」的批評;但當宗教人士是批評政治,卻被人吹捧為民主英雄、精神領袖。

先不說「政教不分」的用法錯誤,如果發表支持政府言論就是「政教不分」,而需要被禁止,用這種邏輯把情況倒過來說明,反對政府言論不也是「政教不分」,不也應該要受到鞭撻嗎?然則,問題只是支持與反對者的立場不同,出來的效果和輿論居然大相逕庭,香港人甚麼時候變得如此雙重標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