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內地海關打擊香港消費

最近,內地海關重錘打擊來自香港的水貨客,表面上是針對iPhone、iPad,但有可能擴展至其他貨品,對香港以及香港、深圳的同城化、一體化會有惡劣影響。

香港作為珠三角和內地的購物中心,是近年經濟在泡沫以外維持增長和就業的主要因素。個人遊來港以購物為主,每年消費逾百億元,若少了這些消費,港人難以在消費有所增長,總體消費即使不跌也難升。今次海關加強檢查,對內地來港遊客購物肯定有打擊,使他們減少購物,甚至不來香港。

此外,由於價格差異,也由於香港零售業誠信較佳,深圳居民在一簽多行來港更方便後,很多都來港購物,除奶粉、電子產品和化妝品外,最近擴及日常用品,不少都是在新界北區購物,不需走到香港市區。他們的購買力屬香港消費的重要部分,對經濟不景的新界北區更是非常關鍵,帶來消費,吸引投資,創造就業。

這種發展也是港深同城化和市場一體化發展的推動力和標誌。若海關干預和限制,深圳居民來港購物會大減,新界北區經濟轉壞,阻礙兩地居民的來往、交流和合作。過往是港人往深圳購物,現在是深圳居民來港購物,形成雙向互補的格局。

香港是自由港,除對煙酒外,其餘都不限制,檢查相對寬鬆;內地不是自由港,對不少進口物品都要徵稅,但國際慣例只打擊大規模的走私,對自用以至水貨都少有限制,內地海關此舉似乎過嚴。CEPA的廣東先行先試,能否抑制海關的過度嚴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