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熾熱,予人只升不降的印象,逐步變成炒家市場,輿論早已呼籲政府採取必要的行政措施加以壓抑,避免因為熱錢大量流入,令市場最終泡沫化。可惜政府舉棋不定,直至國基會日前公開敦促特區政府「增加物業市場投機成本」,才突然出招。
政府做事常由一個極端跳到另一個極端,今次為針對短期炒家增設額外印花稅,凡物業兩年內易手,會徵收額外百分之五至十五的印花稅,又不容許延遲繳交印花稅,而金管局亦同時要求銀行收緊按揭成數。問題是新措施同時殺錯良民,對於用家,尤其是俗稱「樓換樓」的人士,有欠公允。
果不然政府辣招一出,全港三十個大型屋苑成交量劇降,絕大部分「食白果」,據報慘淡情況為年來僅見。問題是在嚇怕炒家的同時,也連累真正要置業的用家,以及從中小型面積轉換至中上型面積的換樓人士,由於金管局要求銀行統一批核準則,按揭成數劃一收緊至六成及五成,而只能望樓興嘆,徒呼冤枉。
立法會議員批評政府思慮不周,短期措施本意在打擊炒家,卻同時向真正用家徵收額外印花稅,並不合理。政府的回應卻教人摸不着頭腦,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聲稱,由賣方支付額外印花稅,執行起來有困難。
何難之有?下月初政府向立法會提出修訂《印花稅條例》,其實在追溯期及額外印花稅金額的改變上作出修訂外,只要通過簡單修例,應該可以免去買家的負擔。
長遠而言,要真正令樓市恢復健康,重點在於土地供應及住宅單位供應量是否滿足用家市場的需要。未來兩至三年的供應量極少,自然造就炒家可興風作浪,加上熱錢四處流竄,短暫冷卻之後,樓價仍有強大的上升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