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蘇聯的史太林說過,歷史是由勝利者寫成的,而中國自古至今也有「成王敗寇」的說法。然而,這並非評說和認知歷史的全部,更非真正的史家之言,史筆之見。甚麼是勝利,甚麼是失敗,可以從很多方面、角度得出許多不同結論。中國論史對歷史和人物的評價不但看其功業,更看其人文、道德、精神。因為能夠長久影響世道人心及感動後世的,通常是人文、道德、精神的東西,而不是帝王將相的「偉大勝利」。他們的「偉大勝利」可以成為歷史的「輝煌」,彪炳顯赫,但通常是死的東西,是歷史的化石。能夠在歷史中承傳鮮活的,一定是人文、道德、精神的東西。
以此觀之,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內內外外雖說都取得了「偉大勝利」,但沒有甚麼人物能在人文、道德、精神層面永遠載入中國的歷史,因為沒有「事迹」和「故事」。恰恰相反,這三十多年是中國社會在人文、道德、精神層面滑坡墮落、貧乏蒼白的時期,就是史太公——司馬遷在世,也寫不出《史記》新一章也。
史太公為各類人物寫傳,載之歷史,絕非僅僅以成敗論英雄,作取捨、行褒貶,而是看他的行藏事迹中,有沒有人文的道德的可資吸取經驗教訓和感人的東西。例如,楚漢相爭,力拔山兮的項羽敗於垓下,對其一生總結評說是「匹夫之勇、婦人之仁」;有一范增而不能用,但他的慷慨氣概卻被肯定。項羽兵敗,對烏江亭亭長說,自己無顏見江東父老,你可持我頭顱前往漢營領賞,遂拔劍自刎。這就是項羽這個「失敗者」在歷史上的人文亮點,可歌可泣,這一幕「勝」過漢高祖得天下、坐在龍椅上大封功臣也。
又田橫亡齊,流落荒島,從者五百人。劉邦以封侯招降,田橫曰,我與劉同起兵為王,何面以荒島之人見他?遂自刎,還命二人持頭見劉,亦自刎,島上五百人聞之,皆自刎。此不甘受辱之忠義精神也在史太公筆下熠熠生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