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外交反映國家實力

G20峰會結束,一如所料,在全球經濟前景不明朗之際,各國優先考慮本國國情所需,不會輕易放棄自身的根本利益考量,要達成一致的共識,絕非易事,所以峰會發表的宣言,只可視之為一紙空泛的協議:抽象肯定一些大原則,具體按各自需要行事。

貿易不平衡及匯率是兩大主題。關於前者,宣言僅就經常帳提出建議,制訂一套「指示性指引」,具體細節則留待明年上半年再討論,為的是避免爭拗過分導致分裂。

關於匯率問題,宣言確認應由市場來決定匯率機制,避免競爭性貶值,但匯率過高的新興國家可以採取資本管制措施來應付資金湧入,反映含糊其詞的好處,各國可各取所需;匯率爭拗其實未有解決,只是繼續拖延下去。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的影響力明顯下降,在重大議題上,受到各國的抨擊。最令美國感到意外的是,主導歐盟的德法兩國,與中國及其他新興經濟國聯手制美,令後者處於下風,尤其是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2)不得人心,成為各國交相指斥的對象。誠如《華爾街日報》的評論:峰會結果反映美國在G20的影響力下降。

事實上,奧巴馬的風頭已大不如前。兩年以來美國經濟未見起色,失業率更長期徘徊於接近十個百分點,早前的中期選舉,民主黨於眾議院慘敗,奧巴馬的政府已成跛腳鴨,個人的影響力逐步下降,加上QE2令美元進一步貶值,成為過街老鼠。

相反,受惠於國力的不斷提升,胡錦濤的影響力則進一步增加,在峰會上致辭時,在多方面議題上不點名批評美國,獲得各國的認同,並與歐盟聯手對抗美國的壓力。新興國成為贏家,中國是大贏家,美國則是輸家。外交角力,說到底,是國家總體實力的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