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政界:中美對抗不等於戰爭

台灣《中國時報》引述解放軍「鷹派」將軍朱成虎教授最近在軍方評論刊物《防務觀察家》表示,由於中美存在結構性矛盾(政治制度、意識形態和價值觀),中美關係中的「對抗因素」可能會明顯上升。他預測當中國的發展愈快,中美攤牌的時間就可能愈早,雙方攤牌「可能會提前」,但這不意味中美之間將進行一場全面戰爭。對抗不等於戰爭。

西方一向認為,朱成虎將軍對美、中、台三邊關係的發言向以強硬著稱,帶有濃厚的民族主義色彩,甚至斷章取義他對西方媒體的回應,給他扣上「核戰爭狂人」的帽子。筆者在當年已經指出,朱成虎教授表達中國核政策恰如其分,對美國可能採取核攻擊必須是果斷而有效的,否則,算甚麼核威懾力?

這次朱成虎對西方提出「中美共治」概念的對策是,由於美國至少還能獨領風騷五十年,中國要做好五十年內在美國霸權下求發展的心理準備,不能和美國對着幹,而要「巧幹」。

這在「滅此朝食」的「愛國」網民看來,「不同美國對着幹」幾乎是李鴻章口脗了。當然,義和團式的頭腦不會接受「有矛盾未必處處是對抗性,對抗不一定升級為軍事衝突,就算擦槍走火也不至於星火燎原」的理性思維。

朱成虎判斷,美國對中國的戰略包括:經濟上交往、政治上演變、軍事上遏制。在攤牌之前,中國應做好充分準備,至少不要陷入被動。其實,美國在經濟和政治上的攤牌是「大吵三六九,小吵年年有」;軍事上則不斷鞏固同日本、韓國、台灣、澳洲、印度及東盟的同盟(準同盟)關係,被圍堵的中國當然要「巧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