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香港通脹

美元貶值的後果是港元也貶值。由於香港沒有多少生產出口,貶值不會帶來出口增加和生產增加,貶值只是使香港出口的服務有所得益。可是,生產性服務業以集裝箱貨運為主,香港已乏競爭力,運輸能力也近飽和,難以有大的增長,因而得益最大的是航空運輸。但美元貶值必然帶來油價上升,也即是空運的成本上升,這會抵銷一定的空運收益。

港幣貶值,最大的得益者可能是旅遊業。不過,香港缺乏生產,旅遊的服務收費亦大部分歸境外旅行社,香港在旅遊方面的收入有限,但仍可幫補香港內部消費不足的困難,對低收入的服務業職位有所裨益。

此外,港元貶,對內地投資者來說,香港樓價變得便宜,入市誘因更大。問題是,這些好處可能抵銷不了港元貶值帶來的進口通貨膨脹。香港日用百貨以至糧油肉菜都來自內地,港元貶,人民幣升,物價必然上升,加上進口和銷售渠道的寡頭壟斷,漲價比例也必然比人民幣升值的比例為高,且會產生連鎖作用。

於是,樓價升、消費旺,得益最大的是企業和投資者,中下階層可能有多一些職位,多屬旅遊零售業的低薪和合約工、臨時工或自僱工。通脹上升,公共事業會趁機加價,靠收租牟利的大小業主們也會加租,由此形成通脹連鎖性的推高,受打擊者主要是中下階層市民。

香港貧窮人口多,年老者、在職貧困者眾,本來生活已困難,通脹則百上加斤,社會怨氣必大。